[]
“如今的話本演繹,歌詞唱曲,說的都是才子佳人,王侯將相!”
李景隆繼續說道,“難得有這麼活生生的,引人深思發人深省又貼近百姓的故事!讀書人講什麼貞潔烈婦,可不能一概而論!”
“若沒有李小歪,李家嫂子孤兒寡母的日子絕對不好過。
”
“李小歪明明可以娶更好的女子,可為了一個義字,為了心中那份男人的擔當,毅然決然挑起他們孤兒寡母的大梁!”
“殿下,這樣的事,難道不是好事嗎?”
“臣的想法是,假若編成話本唱詞,在京中傳唱。
屆時,誰提起我大明軍中男兒,不豎起大拇指。
”
“李大旺為國捐軀壯烈戰死,家中牽掛被生死兄弟一肩挑,他死而無憾了!”
“李小歪舍小身,為大義,正是天下男兒的表率!”
朱允熥聽了,默默沉思。
按照這時代價值觀,李小歪所作的事,確實當得如此的誇獎。
貞潔烈婦有,但世上窮苦人,最根本的還是生存。
人都有良心,貞潔烈婦不是那麼好當的,也不是那麼好看的。
李小歪這種情義當先的舉動,確實符合這個時代,百姓淳樸的價值觀。
“那這事,和你找鐵鉉喝花酒有什麼關係?”想著,朱允熥忽然發一個想不透的地方,“兩件事,不搭嘎吧?”
“這倆是一件事!”李景隆趕緊道,“臣想讓李小歪這事,滿天下都知道,可臣,力不從心呀!”
“臣是武人,這等事呀,還是文人墨客最拿手!”
朱允熥似乎明白了,有些恍然大悟的說道,“所以你”
“殿下明鑑萬里!”李景隆又是一拍大腿,“臣叫鐵鉉吃酒,解縉必然要去,說不得還要帶幾個其他的才子去!”
“他們這些人,被的本事沒有啊,編故事說瞎話不是,編故事寫話本唱詞,那是一等一的拿手!”
“臣請他們潤筆,將這故事寫得蕩氣迴腸一些,然後在各個戲班字,歌舞酒肆推廣。
這不比唧唧歪歪,咿咿呀呀的才子佳人好看?”
“你老李”朱允熥看著李景隆,一時竟有些失語,“還真是天才!”說著,又笑起來,“說你能圓,你還嘴犟,還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