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分班考試的時間還有一個多月,每天放學後,我沒有與同路的鮮瓊一道行走。而是到夙琦家。
說到鮮瓊,貌似自從我與夙琦接觸多後,我們倆之間漸漸疏遠了一些,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我又想起來去年我們躺在公園望著夜空的時刻,那時我好像是第一次對她有感覺,同樣也是十幾年人生中的第一次。
再此以後,我幾乎就和夙琦整天待在一起。她或許讀懂我與夙琦之間微妙的關係,但依舊如以往一樣,對我的關心不減反增。
想到第一次去動物園時,看到夙琦攙扶我,鮮瓊原本明亮的眼睛變得黯淡,雖然就是那麼一瞬,但仍讓我收入眼中。
莫非,她對我也有那種感覺?我有時也會那麼想。
“喂,想什麼呢,看題!”一旁的夙琦用筆敲了下我的腦袋,毫不留情地打斷我的想法。
也是自這次以後,一直到考試結束,我們都沒有再聚過一回。這段時間,每天都在下苦學習,中途曹瑜昕倒是老來我們班我們,讓進出的同學把東西帶給晟景。或是早餐,或是零食,亦或是等晟景訓練過後遞過一瓶礦泉水。
周內我們每天在放學後,如同高三生一樣主動留下來加倆小時的晚自習。老師們也沒有阻攔,對這種事情,班主任也是很欣慰,支援。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陪我們留著。
六月份,高三生去參加人生最關鍵的十字路口——高考。一時間總歸有些不太適應,畢竟學校突然少了幾百號人。學校組織志願者去高考考場為考生提供一些服務,很多人都積極報名,老師、學生。有的人想去提前體驗一下高考考場的氛圍;有的人發自內心地想為高三生提供幫助;也有的人只是單純的不想上課,因為當志願者會放兩天假。
一開啟手機,各處都有為高考加油的話語、影片。其中不乏有些蹭熱度的,但此時又有誰會去管。
“為什麼都是為高考加油的,有關中考的寥寥無幾啊。”鮮瓊看著手機嘟囔道。
“是啊,真的很奇怪。”我關上手機抬頭望著天花板發愣。
沒有中考,又哪裡來的高考呢。都說高考是人生的分岔路口,中考又何嘗不是?只有中考打下的基礎,才會有三年後的十字路口,否則高中都沒有考上,又何來下一場選擇的機會。
想著,我又重新開啟了手機,在剛剛看到的影片下方評論:高考罷後,就輪到中考生們了,願你們考上理想的學校。
即便對我而言,中考已經是過去式了,與我關係並不太大。我又想起我初中時,因初一初二並沒有認真學習而對中考報以畏懼的態度。偶然一次機會,我將事情告訴了一位飯店老闆。
是他給予了我鼓勵,讓我在初三那一年,無人看好的情況下,考上了市重點,也就是我現在所在的這所學校。當成績出來後,我歡天喜地的再來到那家店,卻發現已經轉讓了。
而我也明白了鼓勵對一個人有著多大的作用。自此以後,我也一度如他一般。
一生中有許多過客,很有可能因一句話,一件事,一個行為改變對方。
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古人早已提出。
連柳婷老師最近看我們的眼神也有些不一樣了。可能是因為分班考試過後她就無法再帶我們全部人了。她來班裡的次數也多了起來,只是希望多看我們一眼,多陪我們一會吧。
經過這麼久,我也下定決心,在分科意向單上填上了理科。
鮮瓊歷史政治成績不錯,我本想她要選擇文科。老師給了我們三天時間供我們進一步思考,三日過後,當我瞟向她的單子時,看到了“理科”二字。班主任勸她再考慮考慮,她只是搖著頭笑著:“不必了。”
認識鮮瓊的人都知道她最不擅長的就是理科。可天知道這次她受了什麼刺激,就好像沒人能琢磨出她的想法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