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落座,杜中宵對陶十七道:“從葉縣到這裡數千裡之遙,路上辛苦了。”
陶十七道:“談不上辛苦。相公不知道,這幾個月,我多次去過其餘幾處鐵監,習慣了。相州走得順一些,京東路的萊蕪監和徐州利國監,都要先到京城,每次路上都要數日。”
大規模軍改,需要的軍器不是從前可比,除了已經正常生產的柏亭監和相州,朝廷大力改造萊蕪監和利國監,讓其成為軍器生產地。陶十七作為柏亭監最重要的技術人員之一,多次押送裝置,到這兩個地方去。最近半年,黃河以北大半地方都去了。
士卒上了茶來,陶十七道:“對了,我給相公帶了一些茶來,俱是信陽軍今年河曲路苦寒,冬天喝綠茶不好,特意帶來的。這茶都是鐵監專門在選定的茶山製出來的,外面可是買不到。”
杜中宵笑著搖了搖頭。自己建信陽軍茶場的時候,就特意選過茶山,製出的好茶常平司用來招待過往官員。後來轉運使司、發運司等機構有樣學樣,都自己到信陽軍買茶,作為公使錢的一部分,是這些衙門官員的部分福利。再到後來,京城的一些衙門和鐵監等,也都學著如此做。現在信陽軍的一部分茶山被各衙門指定,好茶收走,剩下的才會賣到商場。
現在信陽軍茶場產的茶,頂級好茶的一部分是貢茶,另一部分歸各衙門,商場自己控制的茶山產的好茶,才會流到市場上。因為數量不多,絕大多數都被豪門大戶買走,市面上很難買到頂級茶葉。就連杜中宵的家裡,也是茶山自己送過去的一部分好茶,從外面買的就不行了。
送禮送好茶,在京西路蔚然成為風氣。茶葉有好處,一是講究產地,再就是等級分明,最頂級的可以抬成天價。這個時候,在鐵監這些衙門舉足輕重的陶十七等人,就顯出好處來了。
用了茶,兩人聊些閒話。杜中宵講些河曲路一戰的有趣事情,陶十七介紹鐵監的變化。
等到酒菜上來,兩人邊喝邊說,倒也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陶十七突然道:“相公,你知道柏亭監現在最重要的不是造炮,而是另一樣東西。猜一猜是什麼?相公絕計猜不到的!”
杜中宵道:“有什麼猜不到的?無非是無敵霹靂車。”
陶十七一怔:“呀,相公怎麼一猜就著?當年未來河曲時,相公可是一直不想用這神器!”
杜中宵道:“哪個告訴你我不想用的?我想得很,只是難用罷了。別說無敵霹靂車,就是平常的炮車和運糧大車,幾個月時間就壞了多少?真用霹靂車,就不用打仗了,天天照料它們。”
陶十七點頭:“相公說得對,那神器雖然厲害無比,郭知監花了無數心血,還是太容易壞。改了無數次,前些日子試過,三百里內勉強可用。再遠,壞得太過頻繁,還不如用重炮呢。”
杜中宵道:“我知道,郭知監來的信裡講過。是我建議樞密院,可以在京城附近,組建一支霹靂車的軍隊,用來保衛京城。守城作戰,三百里足夠用了,控制範圍方圓千里,京城可以固若金湯。”
陶十七連連點頭:“正是,正是!樞密院命令鐵監,除槍炮外,要生產霹靂車,兩年內要有五十輛出來。他們說的,就是要在京城建這麼一支軍隊。”
杜中宵道:“這是好事。郭知監的無敵霹靂車確實厲害,只是還不完善,沿邊不好使用。如果軍中不用,那麼就難以完善,成個死結。京城周圍佈置,勉強可以使用,邊用邊改進,說不定數年之後就真地能用了呢。如果這物事用到這戰場上,以後打仗就是另一種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