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43章 兵臨城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3章 兵臨城下 (1 / 2)

大定府依山而建,前方是大草原。這一帶山勢低緩,已經不能算是山區,而是丘陵地區了。府城周圍有農田,多是渤海人和奚人種植,也有契丹人做地主,用漢人佃農的。府城建的時候,是按宋朝開封府的格局,建得很大。長寬各約八里,與開封府一樣,同樣分外城、內城和皇城。

翻過了鹿鳴山,看著眼前的大片農田,杜中宵道:“大定府是契丹最大的城池,比他們初起家的上京還要大。看這裡土地平曠,人口不少,難怪如此。”

劉幾道:“太尉說的是。大定府這裡,周邊土地適宜農桑,開墾已久,是富庶之地。其山間又多草場,城周圍農田廣佈,是契丹最重要的富庶之地。”

杜中宵點了點頭。燕山以北,前世自己也不熟悉,真不知道還有這種地方。從大定府向北,都是平緩低地,農田不少。以前宋朝與契丹關係好的時候,來的宋朝使節,大多都是到大定府。他們記述這一帶就非常繁華,甚至類似中原。再加上李璋帶回來的情報,讓杜中宵有些疑惑,這裡到底是什麼地方。

其實過了燕山,從大定府,也就是後世的寧城縣,一直向北,一直到後世的赤峰市,這一帶還算是適宜農業的地方。契丹多年開發,這裡的農業已經非常發達,並不比幽州差多少。這一帶的農業,對於支撐契丹農業非常重要,並不比幽州和雲州差多少。

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就是這些農牧皆適宜的地區,一旦被遊牧民族佔領,就如虎添翼。後邊的燕山天險並不能夠把他們阻擋在外,中原一旦衰弱,就會陷入危險境地。

從祁連山,到陰山,再到燕山,這是中原的關鍵防線。一旦被突破,中原就無險可守。要想中原無憂,這一系列山地,應當都在中原王朝手中。實際上,這裡從春秋戰國時起,本來就在中原王朝手上。是一次又一次的遊牧民族南下,把中原王朝的勢力壓到南邊去了。

看著大片農田,已經種上了糧食,有的甚至冒出了嫩芽,杜中宵道:“這裡比幽州好得多了,最少百姓還有糧種,還在繼續種地。有這些地方,縱然幽州勝了,契丹也總會恢復過來。”

劉幾道:“是啊,這一帶受到戰爭的影響不大。我們大軍到來,由於沒有擾民,百姓還出酒肉歡迎我們呢。說起來真是玄幻,給人覺得,這裡與內地州縣差別不大。”

說完,指著北方道:“前邊就是勸農縣。契丹人並沒有死守,我們大軍到前他們守軍就逃了。”

杜中宵搖了搖頭:“作怪,契丹人要幹什麼,真是讓人看不明白。這裡也不守,那裡也不守,大定府防守得也不森嚴。周邊宮帳遍佈,各斡魯朵各自遊牧,他們是想要投降了嗎?”

劉幾道:“自從屬下帶兵到榆州,契丹並沒有派人過來。”

“算了,不去管契丹人到底是什麼想法,我們只管大軍前進就是。此次這麼順利,佔領大定府後繼續向北,一直打到東京去!現在天氣正暖,一口氣把契丹全部滅掉,也沒有什麼!”

一邊說著,杜中宵催馬前行。中午的時候,到了勸農縣外。契丹守軍早已經跑掉,宋軍進駐。

到了縣衙坐定,杜中宵道:“王凱和賈逵兩軍先行,明日我們到大定府城下。契丹人到底想要幹什麼,明天就知道了。看鹿鳴山並不險峻,火炮可以運來。等你軍中火炮到來,便就開始攻城!”

劉幾叉手稱諾。

大定府皇宮,幾個契丹重臣圍坐,商量最近迅速而來的宋軍。皇弟耶律阿璉坐在中間,面色愁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