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看著地圖,對富弼道:“戰事的進展比我們想的還要順利,真是出人意料。契丹國內這個樣子,百姓不造反已經了不起,竟然還大舉南下,他們怎麼想的?”
富弼道:“哪個能想明白?我們大軍兩個月沒動,一直對契丹心存忌憚。生怕大軍一出,契丹全軍回防,對他們還沒有辦法。哪裡想到,一二十萬人,就把契丹拖住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是啊,先前我們一直怕野戰。認為契丹人野戰厲害,四十萬大軍,若是不做周密準備,留不住他們。現在看來,兩個月前契丹出兵,就迎頭痛擊,說不定也行。”
說完,杜中宵搖了搖頭。自己是過於謹慎了,足足蟄伏了兩個多月。非要把契丹國力耗盡,才肯出動大軍,與契丹決戰。現在看來,根本就不必這麼做。
南邊的十三郎和劉渙,一戰擊潰迭裡得。迭裡得斷尾求生,十三郎率五萬騎兵,緊緊追趕。跑出二十多里路,就被追上,拖在了那裡。劉渙的大軍逼上來,已經把契丹軍隊包圍了。
乾寧軍城下的契丹大軍,徹底沒了信心,乘晚上逃走,連軍營都不收。馬懷德點起兵馬,已經追了上去。據馬懷德說,應該在界河以南就能夠追上。
圍攻滄州的契丹大軍,得到武清失守的訊息,已經退兵。滄州兵馬不多,出城戰了一場,撿了些便宜,便就回去繼續守城。契丹人一路北撤,由於沒有堵截,即將渡河。
張岊攻破武清,契丹人已經是一片混亂。劉幾等近二十萬人圍攻析津府,反而沒人近了。
杜中宵指著地圖,道:“估計兩天之後,契丹人就會圍武清。武清一萬五千人,能不能擋住契丹的這數十萬大軍,還難說得很。憶經命令武松和劉渙,倍道而行,迅速趕上去。”
富弼道:“他們的路上,應該正好遇到馬懷德。不如一起把乾寧軍的契丹人消滅,再去追趕。”
杜中宵沉吟一會,道:“那可是十幾萬大軍,他們能不能做到?契丹人的糧草在武清,這次攻城必然瘋狂。不去救兵,只怕守軍艱難。”
一時間,看著地圖,下不了決心。正常來說,一萬五千人守城,契丹想攻破,基本不可能。不過武清小縣,城池不大,又是新攻佔的,比不了南邊的滄州城。
趙滋進來,看見杜中宵和富弼兩在地圖前,研究著戰事。上前道:“太尉,劉幾來信,大軍已經圍上析津府,正在攻城。不過還要等兩天,重炮才能到哪裡。”
杜中宵道:“析津府大城,沒有重炮,不好攻破。那裡是契丹南京,衙門眾多,守軍不少,沒那麼容易好破。不過賈逵和景泰兩軍應該不必攻析津府了,讓他們休整一番,南下去擋退回的契丹人如何?”
趙滋想了想道:“太尉說的是。析津府契丹兵馬不多,劉太尉十五萬兵馬,已經足夠了,再多兵馬也沒有用處。估計兩天之後,契丹就會攻武清,讓他們南下也好。”
杜中宵敲了敲地圖上的武清城,道:“這裡有契丹徵集來的糧草,是契丹大軍的命根子。接下來的戰事,應該就是在這裡了。令賈逵和景泰兩軍立即南下,在武清城外設營,準備迎戰。還有,命南邊的武松和劉渙,消滅對面的契丹人後,立即北進武清。”
說完,指著信安軍南邊道:“這裡還有十幾萬契丹人,馬懷德正追上去。契丹人若是命這些人擋住去路,武松和劉渙想北上,還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