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為杜中宵、富弼、趙滋、李璋、楊復圭等人接風,眾人盡歡而散。接下來的兩日,杜中宵等人仔細研讀前線局勢,考慮雙方佈置,思考接下來的行動。
到了晚上,杜中宵把樞密院的人和幾位帥臣叫到自己住處。一是商量軍情,再一個聚飲一番。過了今日,幾位帥臣就要各回本軍,處理軍中事務了。
在廳中落座,杜中宵道:“今日天彤雲密佈,傍晚時候又下起雪來。這樣天氣,飲兩杯酒,吃些好羊肉,正是樂事。還有,數州之地,集中了兩國過百萬兵馬,諸事紛繁,我們也要商量一下。”
眾人稱諾。士卒上了酒肉,在桌上擺了。
今夜酒是烈酒,肉都切了薄片,兩三人面前一個鍋子,保證吃得飽飽的。比不得杜中宵前世,這個年代的人口不多,物質不豐富,吃得沒那麼精細。講人吃飲,首先要保證吃飽喝好。
在鍋裡放了肉,杜中宵道:“明日幾位帥臣就各回本軍,今夜飽餐一頓,為你們送行。”
竇舜卿等人一起道謝。
富弼道:“數十萬契丹大軍在百里之外,回本軍之後,要枕戈待旦,切莫誤了大事!”
舉起酒杯,請眾人飲了杯酒。杜中宵放下酒杯,道:“是啊,富太尉說的對,北邊有數十萬契丹大軍,隨時都會南下,不可大意。此戰若是勝了,不只是有可能恢復燕雲,還可能重創契丹。威脅中原數百年的北方強權,可能就此煙消雲散。此事意義重大,諸位都當用心。”
賈逵道:“數十萬大軍,如何作戰,都是個難題。此次能夠守住,已是難得。”
杜中宵道:“確實,數十萬大軍,聚在一起,怎麼跟他們作戰都難說清楚。一張一弛謂之道,現在我們就要謹守,做好萬全的準備。諸位回去之後,有兩件事要做好。一是防契丹突然南來。你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一旦有契丹軍隊越過邊境幾州,要立即堵截。軍令一到,立即就能開拔。還有一點,你們做好了準備,相當於帥司有了二十萬的機動部隊。大國交戰,二十萬交戰軍隊,是了不起的優勢。有這三十萬大軍在手,不管契丹如何騰挪,都鬧不出什麼花樣。”
在這裡的十五萬人,還有河間府的劉幾五萬人,都在二線。契丹一旦在前線突破,二線軍隊立即可以頂上,不讓局勢惡化。這是杜中宵的特點,戰時要求一直保持足夠的預備隊,可以應付戰事變化。
以宋軍兵力,不死守前線城池,而是出動大軍與契丹決戰,也不是不能做到。但杜中宵一直強調一動不如一靜,先看契丹人如何動作。二線的揮隊,為強大的機動部隊,遲遲不投入到前線。
這是隨著技術進步,戰略戰術出現的新的變化。冷兵器時代,往往是一部精銳部隊帶大量戰鬥力一般的軍隊,很難做到精密指揮。機動部隊,很可能還沒等到他們上陣,自己就先散了。
其實兩軍交戰,不需要數量如此大的預備軍。現在這樣,只是雙方還沒有充分展開,並不算是正式交戰了。杜中宵現在只知道怎麼守,還不知道怎麼進攻。
吃了一會肉,飲了一會酒,氣氛漸漸放鬆下來。
趙滋道:“說我們難,其實契丹更難。一共七十萬大軍,聚於幽州一州之地,每天的吃喝拉撒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糧草。一個月過去了,還未進尺地,他們豈不更加焦急。”
杜中宵道:“契丹人利於野戰,不善攻城。而且數十萬騎兵,最擅長的是來回縱橫,引動我們。等到混亂的時候,再乘亂取勝。現在河流雖結冰,卻難渡大軍。保州又被堵在邊境,無法深入,當然是焦急如焚。但卻不可大意,契丹人清楚,我們也應該清楚,他們在等河流結冰。”
富弼道:“雄州有張岊,後邊還有劉幾,結冰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