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聚集重兵於幽州,對飛狐等地並不特別重視,沒有加強防守。賈逵從代州突然出兵,出乎契丹預料。不過這個年代,契丹得到訊息已經是多日之後,來不及調集兵馬防守。只要賈逵能夠帶領軍隊迅速趕到飛狐城下,飛狐就唾手可得。
要等賈逵攻佔飛狐,宋朝才能下與契丹決戰於幽州的決心,便就是因為此地太過重要。如果不能截斷飛狐道,契丹軍隊隨時可以從這裡退往雲州,甚至返回草原。道路錯綜複雜,宋朝很難完全堵住。
曲陽城裡,耶律貼不與耶律良等將領聚於官廳,一邊飲酒,一邊商量著戰事。一個親兵快步跑了進來,叉手道:“大王,剛得到的訊息,宋軍已經攻佔靈丘,正向飛狐而去!”
耶律貼不吃一驚:“從哪裡出兵?宋軍集中大軍於河北路,哪裡還有兵馬攻飛狐?”
親兵道:“還不知道是什麼人領兵,不過宋軍是從代州而來,人馬不少。”
耶律貼不聽了,冷聲道:“不少是多少人?失了靈丘,還查不清宋軍有多少人嗎?”
親兵道:“靈丘幾乎全軍覆沒,而且宋軍行於山道之中,委實不知人數。”
耶律良道:“大王,從代州來的宋軍,莫非是賈逵?河東路兵馬,王凱在北,難以南下。倒是賈逵一直駐軍於朔州,若是轉到代州,其實甚是方便。”
耶律貼不聽了皺眉:“宋軍在河東路本沒有多少兵馬,若是賈逵出兵,河東路豈不空虛?”
耶律良搖了搖頭:“本朝在西京道也只有幾萬人,宋朝幾萬兵馬,足夠防守了。賈逵數萬兵馬,若是傾巢而出,可沒有兵馬阻攔。”
耶律貼不還是不信。依以前的印象,契丹在西京道數萬人,宋朝應該佈置十多萬人防守才是。若是兵馬少了,契丹騎兵可以快速運動,很難防守得住。依契丹得到的情報,宋朝在河東路的兵馬,一是北方的王凱所部五萬人,再就是南邊的賈逵五萬人。賈逵一走,河東路能防得住契丹?
命親兵出去,耶律貼不道:“靈丘飛狐道是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不利於大軍行走。縱然宋軍攻佔了靈丘,也未必有多少兵馬。飛狐有兩千餘人,又早早得到了訊息,當不致有失。”
耶律良道:“大王,飛狐可是我軍的退路,一旦有失,我們就回不去了!”
耶律貼不愣了一下,道:“現在宋軍就在城外,總要決一死戰,全殲了他們才好。既已出兵,豈能不立寸功,就撤兵回去?失了飛狐又如何?我們去易州便是。”
耶律良道:“大王,去易州要過保州。那裡不只是有重兵把守,而且宋朝早已堅壁清野,我們數萬大軍怎麼走得?這幾日與宋軍戰了幾次,並無勝績,要全殲城外的宋軍談何容易?如果飛狐守不住,我們就徹底被宋軍包圍了。那個時候,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又該如何?”
耶律貼不一時有些發怔。一直到現在,他都接受不了自己打不過宋軍,可能會失敗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