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94章 要強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4章 要強硬 (2 / 2)

杜中宵道:“不錯,不能只覺得我們難,其實契丹人更難。”

一邊的田況道:“我以為,若是契丹人不主動發難,此次還是息事寧人的好。”

韓琦道:“只怕我們想息事寧人,契丹人卻不願。本朝退一步,契丹人就會進兩步,只能夠一步不退才好。正是因為如此,接到捷報,中書立即知會諸位太尉,前來都堂議事。”

很多時候,仗不是一方想打就打起來的。往往是雙方針鋒本對,都不退讓,頂在那裡,最後不得不武力解決。如果宋朝不退讓,契丹人的轉圜餘地就小了很多,事情就可能向戰爭方向發展。

政事堂急著與樞密院商量,便就因為如此。現在已是臘月,契丹的使節很快就到京城,雄州之戰必然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宋朝的基調,決定了這場爭論。

如果像田況說的,以息事寧人為主調,契丹的氣焰就很難打下去。仗已經勝了,宋朝就應該強硬到底。契丹要什麼,只能從戰場上得到。戰場上打不贏,那就什麼沒有。

文彥博沉吟道:“樞府以為,契丹使節到了京城,應該怎麼回覆他們?”

杜中宵道:“雄州原是取自契丹,治下一向許多兩輸戶。本朝太宗皇帝時就免了雄州稅賦,反是契丹一直在徵。經過此戰,不如就把治下的民戶定下來,不許兩輸了——”

“這——契丹人如何肯答應?沒有這些百姓輸稅,涿州的契丹人只怕難以存活!”田況聽了,不由吃了一驚。依杜中宵這樣說,契丹的損失可就大了。燕雲十六州,本來是契丹獲得錢糧的地方,一個涿州錢糧如果不足,會影響周圍很多地方。

看了看田況,韓琦道:“契丹人不答應又能如何?他們過河偷襲,匹馬未還。雄州之勝,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現在契丹想以少量兵馬越境,根本就漢有威脅了。不大打,契丹只能忍氣吞聲。”

田況道:“如果契丹不憤,一定要大打呢?”

韓琦想了想,道:“沒有人想打仗,但契丹人要打,那也只好陪他們。”

文彥博道:“依我估計,現在契丹的情況,也打不起來。耶律洪基處死了重元,契丹的後族需要安撫。雲州和幽州戰了五年,已經筋疲力盡,城要休養生息。”

張方平道:“去年收西域,滅党項,花費了不少錢糧。而且佔領這些地方後,最近幾年,還是要朝廷花錢。這幾年雖然多收了許多錢糧,有了這兩地,也沒有什麼餘錢。最好是再等上幾年,西域和党項不再需要朝廷花了,與契丹開戰才好。那個時候,錢糧充足。”

杜中宵道:“參政,世上的事,哪裡能夠事事都順心呢。一年時間,党項縱然不收賦稅,養活當地官府不難。至於西域,人口本就稀少,鐵路通了,也無大事。總是想著過幾年就好,契丹又何嘗不知道本朝處境?我們越是想等下去,只怕契丹人越是不願意。”

韓琦道:“且不管那麼多,此次是我們大勝,而且滅的是契丹越境兵馬。理在我們,而且獲得瞭如此大勝,不可向契丹示弱。不許治下百姓向契丹交賦稅有什麼?他們莫不再派兵馬來!”

此話一出,眾人不語。很顯然,宋朝不許雄州百姓向契丹交賦稅,契丹人還真沒辦法。軍隊已經用了,全軍覆沒,還有什麼辦法可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