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 (1 / 2)

四月初,以李參提舉荊湖南北路營田務兼常平倉,以向綜知澧州,以馮文顯知鼎州,以王罕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正式開發兩湖。第一批裁汰禁軍,營田三州。一時之間,京城變得沸沸揚揚。

謝能與幾個將領聚在一處小酒館裡,議論著此事。他們所部的十幾個將領,因為不願再入軍校,朝廷已經決定派到荊湖營田。

陳超道:“聽說荊湖那裡,遍地沼澤,到處都是毒蟲,哪裡似京城這般繁華!更不要說,此次去的地方,就離著蠻山不遠,時常有蠻人作亂。依我說,這不是發配邊疆麼?”

謝能道:“有什麼辦法?小的時候阿爹沒有逼著多認幾個字,現在沒心情學了,只好去營田。”

楚南峰放下酒杯,對謝能道:“指使,你在党項時是立了軍功的,現在官階上去,當然不怕到荊湖去。到了那裡,手下千百人,也不會幹活,沒人管著更加逍遙自在。”

謝能連連搖頭:“你胡說什麼!聽說此次營田,可跟平時不一樣。哪些人分到什麼地方,一年要開多少田,要交多少糧食,都是有數目的。做的好的,自然有賞賜。如果做得不好,懲罰也輕不了。除非官職高到朝廷養起來,不然怎麼好過?我們這些低階將領,正是要做事的人。”

陳超嘆了口氣:“說來說去,就是我們官階太低,不管是在京城還是到荊湖,終究要做事。真是上世命苦,就沒有個舒舒服服的職位給我們做。”

幾個人一起搖頭,舉杯飲酒。

此次營田,雖然朝廷說了許多好處,俸祿不變,錢糧照領,大部分人還是不願去。只有一些在軍中生活艱難的底層士卒,歡天喜地。甚至有的人呼朋引伴,相約一起去荊湖。特別是四五十歲的老卒,對此事最為熱心。他們年齡到了,在軍中沒有一官半職,便就要受人排擠。去營田,靠著自己雙手掙飯吃,就連子孫生計也有了著落,當然歡喜。

謝能隨著崔宣征討昌移元智,雖然讓昌移元智逃脫,終究平息了叛亂,立了軍功,升了官職。不過他自小大字不識,對於讀書也沒有興趣,進軍校便就如坐監一樣。此次全軍整訓,不像上前,能夠矇混過去。沒有辦法,只能荊湖營田。

京城萬般繁華,更不要說許多禁軍的家就在這裡,哪個願意去荊湖?只是沒有辦法,此次營田是軍在京城重新編制,成建制地前去。甚至除役都不可以,不能進軍校學成了出來,就必須到荊湖去。

飲了幾杯悶酒,楚南峰嘆了口氣:“怎麼如此命苦!去年我有了兒子,今年就要去荊湖,這是什麼日子!荊湖一帶,自古就是大澤,瘴氣遍佈,哪裡是人住的地方!”

陳超道:“江陵繁華不下於中原,怎麼就瘴氣遍佈了?我聽人說,那裡河湖眾多,又多山,毒蛇猛獸多,卻沒有瘴氣。不是不能住人,不過要開田出來,實在千難萬難——”

謝能不屑地道:“無非是把荒地耕出來,種上莊稼,又難在哪裡?京西路營田,開出來的一兩年就都是好地,那些營田廂軍不知多麼快活!”

陳超連連搖頭:“指使,荊湖與京西可不同。你道以前營田,為何只到襄州?因為再向南,就多河湖,沼澤遍地,營田就難了。可不是把荒地開出來就可以了,那裡要先排水,重修河湖,才能夠開出能種莊稼的耕地。京西路許多地方種麥,荊湖不同,那裡只能夠種稻。”

謝能聽了不信:“天下間有什麼地方,那麼多水澤?便如開封府,向稱水澇,也不過是夏天的時候雨水排不出去,過不幾天自然就消了。荊湖兩路,難道比開封府更加水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