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70章 各有怨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章 各有怨言 (1 / 2)

吳中復四十餘歲年紀,寶元元年進士,已經為御史多年。為官清正,向不循私,是典型的杜中宵記憶中讀到的那種古人文臣。他去前線,杜中宵擔心的不是他查不出什麼,而是查出太多問題。

臨出行前,吳中復到了官廳,向杜中宵辭別。

吩咐吳中復落座,杜中宵道:“此去鳴沙巡查,並不容易。數十萬大軍在那裡,一旦因為巡查而軍心動搖,不是御史可以承擔。你到了那裡後,一切就該小心。”

吳中復拱手:“中丞是曾在前線領兵的人,於前線情勢,比我們這些人明白得多。請中丞明示,我到鳴沙之後,該如何做?什麼事是必須做的,什麼事應該回避才好?”

杜中宵想了想,道:“大軍作戰,軍心一定不能亂。你把握住這一條,遇到的具體事務,都三思而後行。此次前去,是因為駐軍激起了党項反叛,此次事件的緣由一定要查清楚。查清楚了,才知道以後應該怎麼避免。要我說,最好有個原則。多看、多問、多聽,少說為好。”

吳中複道:“在下愚鈍,還請中丞明言。”

杜中宵道:“青崗峽的事情,既有可能是偶然,也有可能是必然。換句話說,前線狄太尉所部,有可能是大軍佔領党項之地後。普遍地不遵軍令,劫掠錢財,擄掠婦人,甚至是草菅人命。也有可能,只有在青崗峽的那一支軍隊,因為種種原因,不遵軍令,以致於逼反党項戰俘。不管是前線哪種情況,都牢牢記在心裡,保留下足夠證據,回朝之後再行處置,不要在前線掀起風浪。”

吳中復拱手:“有錯當糾!如果前線普遍如此,那還了得!”

杜中宵笑了笑:“御史,前線作戰,最重要的是什麼?”

吳中復沉默了一會,道:“自然是旗開得勝。”

“著啊。前線最重的事情是勝利,凡是有可能影響勝利的事情,都必須先壓下來。戰爭結束,怎麼追究都可以,但戰時不可以。出了戰俘反叛這種事情,而且是進剿的軍隊被滅,才傳回朝廷,本就說明了問題。所以你們到了前線,多問、多看、多聽,卻不可多說,不然難免與軍兵起衝突。軍隊作戰,敗了怕回朝之後被處罰,勝了怕回朝之後沒有賞賜,本就對朝廷疑心疑鬼。你們到了那裡再大張旗鼓,只怕會出事端。御史臺只是監察,又不是刑院,審訊自有他司。”

吳中復聽了,緩緩點頭:“明白中丞意思。查歸查,不要引起前線將士猜忌。”

杜中宵點頭道:“不錯,事情的輕重緩急要分得清楚,不可以因小事而亂了大計。”

出了官廳,吳中復回到臺院,想了又想。進京見皇帝的時候,皇帝雖然把此去的意義說得重大,但並沒有交待應該怎麼處置。而去見兩院宰執,樞密院說得含糊,政事堂要求嚴懲。聽杜中宵的話,此事確實要小心行事。從上到下都很重視,但要求嚴懲的,只要政事堂。

輕輕出了口氣,吳中復搖了搖頭。心中已經明白過來,在前線,狄青所部只怕軍紀並不怎麼樣。對於樞密院來說,最重要的是勝利,只要勝了一切好說。只有政事堂,現在不掌軍略,才要求嚴懲。御史臺是獨立於政事堂和樞密院的三大機構,雖然沒有他們的權勢,但也不必受他們的管。

到了第二日,吳中復會同內侍押班王從善,坐上了西去的火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