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杜節帥帶大軍去伊州了?大軍去,不是打高昌?”金三聽了稟報,瞪大眼睛。
蒙主管道:“員外,十之八九是要打高昌了,不然何至於十萬大軍聚集。我們有商隊正在高昌備貨呢,如此一來,一不小心就被宋軍圍了,事情可是不好辦。”
金三來來回回踱步,想不出辦法來。鐵路就是現在最快的交通工具,偏偏河州到伊州的鐵路現在是軍隊使用,並不允許平民上車。實際上西域商隊是從高昌出發,新的鐵路也沒有客源。如果走以前商隊的路線,到高昌要數月時間,仗早就打完了。
金三是西域的粟特人,跟高昌關係密切,與黑汗也熟悉,自然偏向他們。再者說了,他到勝州已經過兩年,卻跟幾位重要官員沒有什麼接觸,自然疏離。宋朝不是西域小國,金三的地位,不是杜中宵必須接觸的級別。在宋朝,政治地位離著商人很遠,金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權力。
想了很久,實在想不出辦法來,金三隻好嘆了口氣:“算了,只能夠聽天由命。蒙主管,如果宋軍佔了高昌,以後西域商路,必然是從伊州坐火車到勝州。以後的日子,你多與管火車站的官員親近,用到的時候,他們要好說話。如若不然,以後的生意可不好做了。”
蒙主管答應。金三主要是與上層人物打交道,包括契丹和党項的人,以勝州為中心,打造一個屬於他的商業帝國。勝州城裡的小人物,自然就是蒙主管這些人,日常跟他們打交道。
杜中宵帶大軍離開勝州,進軍西域的訊息,兩三天後才傳遍勝州城。西域胡商驚慌失措,倒是中原來的商人幸災樂禍,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宋朝攻佔西域,商業機會必然留給自己人,粟特人的勢力就被逼回河中。甚至站隊錯誤的,就此一蹶不振振也有可能。
伊州城外新建的車站,杜中宵和富弼走下火車,趙滋和陳友朋早帶了本地官僚迎接。見禮畢,杜中宵看著一邊的州城,道:“這裡是西域要地,城池看著有些破了。以後的西域,要從這裡進中原,城池該收拾一番才好。——這裡是朝廷的臉面啊!”
陳友朋連連稱是,甚是恭謹。
進了城,把杜中宵和富弼迎到州衙,各自坐定,杜中宵對陳友朋道:“聽說你意欲把這裡的家業全部賣了,到京城與父親一起生活?現在處理得怎麼樣了?”
陳友朋道:“回節帥,除了房子,其他財物都已經賣了。父親在京城的住宅是朝廷恩賜,這裡的房子便留下來,交給朝廷處置吧。其餘財物,都已經處置好了。”
杜中宵道:“如此,那就謝過你家了。朝廷答應一兩個月後,就派人來出任伊州知州,那時你就可以去京城了。現在伊州通了火車,去京城並不難,用不了一個月就到了。”
陳友朋道:“自通了火車,下官曾經坐過一次,真是極快!以前奔馬也能跑這個速度,卻只能較短時間,哪裡像火車一樣,能夠一直跑。而且拉的貨物又多,十萬大軍在伊州,感覺也不是了不起的事。”
杜中宵道:“十萬大軍,朝廷有多少十萬大軍哪。到了伊州,必然是要幹事情的。依詔旨,我此次帶兵來伊州,要的是高昌。城主以為,應該怎麼打才好?”
陳友朋道:“下官愚昧,曾未見過你們這樣的軍隊,怎麼打仗都不知道,又哪裡能說得出要怎麼攻高昌呢!不過,高昌和交河州號稱二十二城,他們未料到節帥來得如此之快,還未點集軍兵。節帥要攻伊州,當兵貴神速,越早出兵越好。不然等高昌點集起兵馬,有無數煩惱。”
杜中宵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越早出兵越是好打。不過大軍從數千裡外來伊州,還要佈置上幾天,才能出兵作戰。這幾日,便先在城中安歇。城主妥善做安排,讓百姓不必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