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星星峽裡,趙滋抬頭看著兩邊的山壁,道:“此處雖然險峻,但算不上什麼天險,更不要說這裡並不是必經之路,南北都可以繞過去,為何被稱為進入西域的門戶?”
陳希志道:“將軍,這裡比不得中原。地廣人稀,周圍無法籌措糧草,多待一天都是難事。便如這處星星峽,雖然是進西域的門戶,卻並沒有關城,只有幾戶人家。只有在兩國交戰時,這裡才會駐紮些軍隊,只要擋住敵人幾日,就是了不起的事了。”
趙滋點頭:“這樣說倒也對。走其他的地方繞過去,無不要多走數百里,糧草難運,就非常划不來了。過了此處,就進入伊州境內,不知何處有駐軍?”
陳希志道:“此地到伊州,還有三四百里路之遙,前面二百里內都沒什麼人戶。伊州城外一百里的時候,才會有驛站,算是真正到伊州了。”
宋軍前邊控制最遠的地方,就是星星峽,向西再無駐軍。趙滋帶的三千軍隊,是在前開路,後面的宋軍維持補給。居延到伊州一千五六百里,這麼長的補給線,耗費浩繁,可不是簡單的事。趙滋一軍共五萬人,最多隻有一兩萬人可以到伊州,其餘的人補給。
此次進軍伊州,是真正的孤軍深入,要不是西域沒有強大勢力,實際上是一次冒險。真正能支撐趙滋的,是後邊數萬的党項人修路隊伍。鐵路前行,補給錢越來越短,才是支撐伊州大軍的根本。
這條鐵路太過靠北,一年的修路時間不長,大多都花在了等待上。當然,如果在中原,修路不會像這裡這麼容易,一路向前鋪就可以。修這條進西域的鐵路,最重要的事情是有路了,質量並不重要。
過了星星峽,一天就出了馬鬃山,前面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沙戈壁。
趙滋看著,不由皺起眉頭:“又是黃沙,一望無際,進西域還真不是容易事!”
陳希志無奈地道:“若不是如此,豈能中原一亂,西域便丟。党項得了河西數郡,曾經攻到過伊州城下,沒多少日子,便就退回去了。不是打不過,而是糧草運輸太過艱難。”
趙滋點了點頭。如果沒有鐵路,這種地方自己根本來不了。從河州到這裡,已經三千餘里,靠人扛馬馱,怎麼能夠支撐數萬大軍?通了鐵路,數千裡的距離才變得不重要了。
又走數日,終於走於漫天黃沙,前面看見了村鎮。趙滋精神一振,對陳希志道:“前面已經有了人家,是不是就要到伊州城下了?”
陳希志搖頭:“還有一百餘里吧。依我們現在速度,估計還要兩日。不過有了村鎮,前面也就有了人家,不似前邊的日子。將軍,西域比不得中原,人口極是稀少,村鎮很是少見。”
趙滋道:“直娘賊,這樣一走一二十日,路上不見幾個人煙,日子實在難熬得很。以前只看商隊賺錢,卻不想他們路上的日子這麼難。以後通了鐵路就好了,不再似這般日子。”
說著,到了村鎮,原來只有三戶人家,引北邊天山的雪水種地。到了這裡,便就進入天山範圍,天山上流下來的河流,是百姓種地的水源。
前衛早已控制這裡,趙滋帶著大軍駐紮,晚上喝了一餐酒,美美睡了一覺。
第二日一早,全軍計程車氣明顯高了許多,繼續前行,向百里外的伊州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