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34章 趙滋述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章 趙滋述職 (1 / 2)

進入四月,草長鷹飛,春天真地來了。趙滋離開居延,回到勝州述職,所部與河州駐軍輪換。

帥府裡,杜中宵接受趙滋拜見,道:“現在你帶兵駐居延,不只是勝州在看著,就是朝廷也時時在注視著。居延那裡,現在可是天下重地。伊州陳希明已經入京,你要做好隨時入伊州的準備。”

趙滋道:“節帥,你們都不知道居延那裡的苦。党項人走的時候,帶走所有人口,我帶兵去只接了一座空城。在那裡半年多了,還是一戶人家沒有,只有駐軍。”

杜中宵道:“這有什麼辦法?那本就是一座沙漠中的孤城。等一等,很快鐵路修到那裡,就會熱鬧起來了。不過,在此之前,你要做好入伊州的準備。”

趙滋道:“自陳希明離了居延,我便派人到伊州,查探道路。現在嚮導已經配齊,只要朝廷一聲令下,大軍就可以入伊州。只是,伊州只有數千戶人家,沒有多少糧食。”

杜中宵點頭:“是啊,最重要的還是糧草。所以鐵路修到居延之後,不要停,讓他們一直向伊州那裡修。趕在今年入冬前,能修到哪裡是哪裡。鐵路到了伊州,就一切都好辦了。”

一邊的富弼道:“進佔伊州,重返西域,是朝廷定下的大計。定遠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此事。”

趙滋稱是。道:“西域多年征戰,現在勢力不多,除了伊州之外,就是黑汗國和高昌國。兩國的兵力我已經打探過了,一戰三五萬兵,已經是極限。西域地方廣大,不過人口不多。”

“地廣人稀之地,不過如此了。只是那裡是商路,想必向西還有更加繁華的地方。那裡是漢唐時的故土,重入西域,對於朝廷來說,意義特別重大。今天便就如此,晚上為你接風!”

杜中宵說完,吩咐退帳,讓趙滋先去歇息再說。勝州的驛館已經建好,就在火車站旁邊,趙滋可以住在那裡。驛館建設完成,勝州成了完善城池,河曲路慢慢開始開發。

到了晚上,後衙設宴,為趙滋一行接風洗塵。

杜中宵領了酒,道:“現在河曲路數州,都是營田開發,只有居延縣例外。聽趙滋所說,那裡估計能安置數萬戶人家,足夠建一縣。不過,沙漠之中,一旦開墾,就容易起風塵,成沙地。依我所見,居延暫時不要民戶,就作為軍城。通了鐵路之後,物資運輸便利,開墾沒大意思。”

趙滋道:“節帥說的極是。那裡是通到西域的門戶,將來也必定會駐重兵,不如做軍城算了。”

張昇道:“那一帶,真的沒有民戶了?党項遷移那麼幹淨?”

趙滋道:“我派人四處搜查過,方圓三百里內,一戶人家也沒有。南邊甘州、肅州一帶,同樣是人戶稀少,党項遷到那裡,並不是沒有地方安置。”

杜中宵嘆了口氣:“河西四郡,本是中原通西域之地,人口稠密。自中晚唐以來,淪於吐蕃,又陷於回鶻,陷於党項,爭戰二百餘年。這二百餘年,人口亂離,已經成了地廣人稀之地。與北邊的居延比較起來,也只是適合人生存,人口未必會多到哪裡去。現在諸軍整訓,沒有餘力組織大軍攻党項,只能從北邊修鐵路繞到西域。等到日後滅了党項,那些地方只能慢慢發展。”

趙滋道:“可不是如此。党項為禍中原,就是先佔了河西數郡,穩定了後部才開始的。現在那數郡之地,人口不足中原地區的一大縣,稀少得很。將來滅了党項,不知發展多少年,才能重現繁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