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各地官辦新學中,開始有了大批士紳家中嫡子報名。
面對這些穿著綾羅綢緞的子民們群情激昂的叩闕浪潮,暫居行在的天華帝,也不得不幾次公開召見臣民,流下了幾滴歡快,不是,是悲痛的淚水。
憤怒天華帝當眾表示:一定不會饒了李自成匪幫!一定要將愣娃李自成和那些陝西哈慫們,發配到窮山惡水之地幹苦役幹到死才算幫大家解恨!
皇帝表態,眾怒遂平。
如此,,曹燕政權的控制力,以江南各地為圓心,開始飛速提升。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一刻起,天下邸定。
那麼,既然最後一道工序都完成了,骯髒的白手套也就失去了作用,主人是時候丟掉它了。
十一月十一日,從上海裝船的高速增援船隊,出發。
這一天,是李自成入京的第二十一天。
同一天,山海關城內的聚將廳中,從各處防區趕來的關寧軍將領,齊聚於此,氣氛肅殺嚴酷。
這一百多員將領,其所代表的,就是大明朝廷每年用幾百萬兩白銀供養出的關寧集團。
如今,大明覆滅,再也沒人給關寧集團輸血了。這個畸形的軍事集團,現在需要自己找飯轍。
可是和歷史上不同。這一次,沒有雄才大略的皇太極來帶著大家一起裝逼一起飛。
擺在關寧集團面前的,要不就是投李順,要不就是投曹燕,抑或今天大夥自己舉個旗,看推舉祖大壽還是吳三桂也做個皇帝,關外開國?
第三個選擇是搞笑的。就關寧集團的性質來說,從來就不是一個朝氣蓬勃,在政治上據有極度野心的政軍勢力。
這個肥頭大耳的武裝集團,早已沒了進取心。像癩蛤蟆一樣,不撥不動。歷史上每一步,直到康熙削藩,關寧集團最終煙消雲散,都是在別人推動下,亦步亦趨,隨波逐流。
現在,終於到了歷史性時刻。
而比歷史上提前了八年,內部還有祖大壽這個大山頭存在的情況下,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會做出怎樣的抉擇?
答案貌似很簡單:看李曹雙方開出的價碼唄。
此刻,李曹二帝,開出招納關寧集團的砝碼,就擺在將主們面前的桌案上。
左手邊几案上,是李自成的價碼。一些大概是搜刮而來的金珠財貨,外帶聖旨:封吳三桂和祖大壽為侯,其餘關寧眾將俱有封賞。
聖旨上明確說明:如果未來關寧軍能為王先驅南下滅曹,那麼“不吝王公之賞”。
總得來說,李順政權開出來的價碼,平平常常,中規中矩。
下面是曹燕開出的砝碼了。
首先是禮物。一直拼出大廳門外的長桌上,整整齊齊,排放著上百個曹皇帝賞賜下來的.頭。
這些頭,關寧眾將貌似都很眼熟,經常在戰場上能見到。
譬如,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的頭,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的頭,一等公額駙揚古利的頭.等等等等。
差不多令關寧軍上下驚懼多年的那些人頭,今天全部擺在了所有人面前。
接下來,是封官許願的聖旨啊不,是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