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自建虜入關以來,關寧軍上下也是不得安生。不但派出一部分軍力去京城打保衛戰,東邊也得防著山海關的安危。
而後,局勢突變。先是建虜倉惶撤出關外.雖說李繼春部封鎖了燕山至天津一線的訊息,但關寧集團盤踞關外這麼多年,僅僅從關外的各種渠道,就能得到三屯營一戰的大概情報。
再往後,皇上一夜間掛了樹枝,李自成進京。
眼花繚亂的局勢,城頭變幻的旗幟,這一次真的令關寧集團目不暇接。
何去何從?
巨大的壓力面前,舉棋不定的關寧集團,分別向京城和天津派出了規模相等談判使團,用以收集資訊。
來天津的使團代表,是時任前屯副將的祖澤盛這位是祖大壽的侄子。其餘使團中的重要人物,還有關寧軍另一個大山頭,吳三桂的親兵家將吳徹。
使團來到天津,隨即就得到了韓小波接見。見面後的韓小波也非常熱情,端著咖啡杯,就把曹皇帝的善意釋放了出來。
聞言,關寧這邊也是鬆了口氣。要知道,來之前關寧上下,可是判斷天津方面不會有好的招降態度的。
答案很簡單:既然曹燕能打敗建虜,那麼對於被建虜多年壓制的關寧集團,必然缺乏應有的尊重。
所以韓小波這邊釋放善意後,一干談判代表都鬆了口氣,紛紛抱拳行禮,一疊聲稱頌曹皇帝寬宏大量,韓大帥世勇無雙。
一通諂詞過後,代表團團長祖澤盛,有意無意地和副使吳徹對了個眼神。然後,吳徹乾咳一聲,抱拳說道:“末將大膽,有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韓小波擺擺手:“都是軍人,有話直說。”
“敢問.關寧上下投了大燕皇帝后,就食之地於何處?”
“哈哈哈。”
韓小波聞言,仰天大笑一聲:“此事易爾,左右拿筆墨。”
話畢,韓小波當著下首眾人的面,刷刷刷幾筆寫就一封信,再用火漆封邊,交給了祖澤盛:“一切都在信裡了,你帶回去,給你家將主一看便知。”
祖澤盛珍重收起了信。
“還有些皇上賞賜給關寧軍的禮物,伱們一併帶回去吧。”
“關寧上下銘感五內!”
就這樣,當晚,發生在京城中的一場會面如約完成。而奔赴天津的關寧代表團,也於第二日一早,回返山海關。
來的時候,代表團是有帶一些財貨做為拜會韓大帥的禮物的。不過回去的時候倒也不虧,代表團拉了兩大車的賞賜,貨箱堆得滿滿,反倒是賺了。
這一天,是十一月五日。李自成入京後的第十五日。
—————————————————————————
與此同時,遠在京城的另一個關寧代表團,也帶著李自成集團的誠意和官職,踏上了返回山海關的道路。
此刻的北方情勢,又演化出了一個三角形的對峙局面。然而,看似最為穩固的結構,實則脆弱不堪。李曹吳三方之間的脆弱平衡,用不了多久,就會徹底打破。
就在三天後的十八日,李自成早朝時,出現了一件驚天大事:國師掛印而去。
聞知訊息後極度震驚的大順皇帝李自成,和同樣震驚的臣子們,一路快馬加鞭,從紫禁城踏馬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