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件事在搞砸之前,都會有一個看上去很正規的開頭。至於後面為什麼加速狂飆,乃至飛出懸崖或許是剎車真壞了,或許是就沒想著踩。
一開始,“比餉鎮撫司”成立時,劉宗敏也是很有規劃的。
他坐在國丈田弘遇的大宅中,對部下發布了當季追繳KPI:“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
以上標註,公平公開公正,透明度很高。
當然了,其實劉宗敏也沒有真把這個KPI當作必須完成的標準。就和公司定年度指標一樣,多少有些獅子大張口的味道在裡面。
接下來,就是收繳雙方博弈了。
在大多數官員看來,這種粗暴野蠻的行為,肯定是不能妥協的。即便上繳,那也要拼命抵抗後再吐出幾個.否則的話,不是公開表明自己是貪官了嗎?
要知道,按照以上標準,正常官員靠俸祿,八輩子也攢不出這麼多。
不過,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不管什麼號召,總有人押寶主動出頭的。
譬如之前提到過的,舊世界力阻崇禎南下的內閣大學士陳演。此君在這個位面,雖說還沒當上大學士,但依舊“以皮箱二隻載入宗敏處,賊喜其慷慨,遂得免夾。”
還有戶部主事劉明偀等“即完一千,遂得放去”。
千金買馬骨的套路,短短持續了兩天。接下來,對於“不支援大順朝廷工作”的廣大官員,除了極少數挑出來維持日常政務運作的官員外,其餘人等,開始遭受大規模的拷掠行動。
國仗田弘遇的宅邸,佔地廣闊,前前後後被分成了幾個檔次,分別拷掠不同等級的官員。
這個時候,慣常認為自己的意志力能壓制住痛覺神經的官員,終於明白了現實和想像之間的差距。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不拷不知道,一拷嚇一跳。
第一天,就有一名翰林,從他家裡挖出了七千兩白銀。這個結果令包括李自成在內的,大部分窮鬼出身的人都十分驚訝:“翰林之富乃至是耶?”
號稱清水衙門的翰林都這麼富?
京官和鎮上的老財真不是一個檔次?
於是,之前的KPI,這一次徹底落到了實處:“凡翰林官,無論新舊,皆派餉萬金以上。”
清流官都這樣了,那麼拷掠大頭,皇親國戚和各路大佬官員,自然是重點了。
之前在滿朝文武面前當眾哭窮的周奎周國丈,先是兒子當面被殺掉,然後老婆女兒也被迫上吊。這之後,劉宗敏開始對周奎使用酷刑。
最終,貪慾終歸抵不過夾棍帶來的痛苦。周奎被迫交待出的家產當中,僅白銀便多達五十二萬兩,此外還有各種珍寶財物數十萬:“周奎抄見銀五十二萬,珍幣複數十萬,人皆快之。”
此處劃重點:人皆快之。
皇親國戚免不了,官員更不用說了。大批官員遭到了嚴刑拷打。不光是夾棍,闖軍還用各種燒灼肌肉、折斷脛骨等殘忍手段,逼迫他們交錢。
唯獨躲過了一劫的,大約是歷史上的首輔魏德藻了。此君是崇禎十三年狀元,歷史上被夾棍活生生夾了五天,腦裂而死。其子隨後也被闖軍殺死。
在這個位面,由於提前了八年,所以老魏躲過了這一劫。
雖說提前了,但京官的總數量是不變的。劉宗敏這一劫,數量多達幾千的勳戚官員,無論在職的還是退休的,終究沒有躲過去。
即便這樣,劉宗敏還覺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