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將每日巡營,不是走過場,而是雷打不動的日常。某些時候,大人還會加場夜巡,活脫脫是愛兵如子土共再生。
說到巡營,在後金入寇之前的歲月裡,李繼春同志大抵上是不會如此勤逸的。原因很簡單:兵士不會天天訓練,兵營裡死氣沉沉,沒有巡營的必要。
想要和後世的軍隊一樣天天訓練,首先要做到的,不是談理想打雞血,而是給士兵提供和後世相同的卡路里。
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所以除了少數精銳外,大部分營頭都是三日一操或者五日一操。
像李繼春管理的永平營,那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支地方二線預備部隊。這樣的部隊,平日領到的軍需餉銀不但要被文官剋扣,還要過李大人和其餘軍官的手。
這種情況下,兵士連餉銀都領不全,更不要談什麼一日三餐吃飽吃好。
所以兵營的日常其實沒有忙碌奮進。兵部派發的補給就那麼多,少運動,就節省了卡路里。士兵不運動了,參將大人也就無需操那麼多心,邏輯關係很清楚。
一切在後金大軍退出關外後改變了。
新組建的春雷營,摒棄了以往的舊式軍隊作風,走了新軍路子。新兵不但天天要被操練,很多時候,班長還會給後進加晚操。
於是當李大人帶著隨從走下將樓後,看到的就是一個個圍繞著將樓正在訓練計程車兵方陣。
時值盛夏,正在訓練計程車兵們上身統一穿著軍綠色棉布體恤,下身是濃濃土共風格的軍綠大衩。
頂著日頭的年輕人們,此刻汗流浹背。他們以班排為單位,大聲嘶吼動作整齊。有些方陣在走軍姿,有些在練持槍,當然,也少不了練刀的冷兵器方陣。
春雷營這次算是坐享其成。要知道如今計程車兵訓練大綱,那可是穿越者在這幾年時間裡,結合現有工業生產能力和明代作戰環境,一點一點總結摸索出來的,和後世完全不同。
所以春雷營士兵,平時不但要訓練射擊,還要訓練刀矛等冷兵器。當然了,作為北方軍隊最重要的技能:騎兵訓練科目,那更是重中之重。
事實上,春雷營在總參最初的建軍計劃中,原本就是一支純騎兵部隊。
檢閱狀態下的李參將,邁著緩步,陸續走過訓練方陣,目光不時在某個士兵身上停留。這期間,他偶爾會停下腳,和前來彙報的班排長互相敬禮,然後提出要求和命令。
參將大人此時的態度是嚴肅的,氣勢是足夠的,一切依足了規矩。要不是身上軍服怪異,不知道的還以為後世首長視察呢。
就這樣走走看看,輪到最後一個方陣時,恰巧到了正午下操時分。這時候,參將大人一改嚴肅面貌,臉上瞬間掛起了笑容。他不但拍著肩膀誇獎了一個滿頭大汗的年輕士兵,還應景給大夥講了個飯前黃段子,在嘻嘻哈哈中結束了操場之行。
頂著熱辣的日頭,目送這些渾身上下充滿了朝氣的青壯嗷嗷叫衝向飯堂。站在操場上的李繼春,之前臉上隱隱的陰鬱彷彿也融化了許多:“如是雄兵,老子今趟出關,大約能靠得住!”
貌似今天的李參將大人,對手下“雄兵”是充滿了信心的。
可是在這之前,李參將是不這麼認為的。
當日於京城面聖完畢後,官復原職的李繼春,帶著曹大人臨走前“支援”給他的一個參謀團隊,回到永平城,開始了重建春雷營的程序。
新組建的春雷營與往日不同,招募的新兵全部是粉嫩新人,以周邊無田的年輕農人和城市良家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