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錐堡兩大頭領密談六日後。
正門後方,高高的竹架指揮台上,吳三爺和顧掌櫃並肩而立,各自舉著望遠鏡,觀察周邊敵情。
和幾天前相比,堡內已經出現了很大變化。
幾乎所有空置的房屋,頂蓋都被掀掉了。拆下來的建築材料,變成了綿延的雨棚,搭建在了所有需要用到火器的位置。
仔細用鏡頭晃過正門後方的炮位,顧鳴沉聲問道:“炮子炮藥夠使不?”
“幾十發吧,多了也無用。”吳三爺放下望遠鏡,咧著嘴,一臉不好搞的糟糕模樣:“這鬼地方只要雨下起來,就不停。時間一長,潮氣一上來,炮藥槍藥就打不響了。”
顧鳴臉上的肌肉抖了抖。他實在不想和土著再搞肉搏戰了:“不是說六月來雨嗎,這還有幾天,船隊到了何處?”
“尚有三成海路。”
顧鳴睜大了眼:“那近了啊,三日內必到啊?”
吳三爺苦笑一聲:“後頭的路,難走。”
西貢,也就是後世的胡志明市,距離立錐堡大約是1200公里海路。
大燕國如今的蒸汽船隊,普及的只是早期的單缸動力系統,三脹機科技還在爬。
這種級別的蒸汽帆船隊,在海況平穩時,航速可以保持在六節。理論上說,從西貢到立錐堡,只需要五天時間。
可實際情況遠比理論艱難。
南海海況複雜。整個鄭和島周邊,大大小小的島嶼、明礁、暗礁、珊瑚、暗灘等等加起來有數千個之多。
船隊出發後的前幾天,可以保持平均航速。但是一接近鄭和島周邊五百公里,障礙物的密度就會快速提升。
儘管已經有了海圖,但很多小型礁石和暗灘的位置是在不停變化的,這就需要先導船用進口聲吶探路,船隊速度頓時就降了下來。
再加上大型船隊資訊溝通不暢,在礁灘密集區,船隊甚至需要夜間下錨。
熟悉情況的吳三爺,對於船隊在四天內趕到立錐堡並不報太大希望。
另外,老天爺也沒有給立錐堡的好漢們簽下合同,保證雨季只會在六月之後來臨。
“莫想好事了。”
吳三爺狠狠往下面淬了一口:“把刀磨快。這鬼地方邪門得緊,許是沒修廟的緣故,壞事一準應驗。”
老司機的預感從來都是準確的。
三天後,當船隊還有不到兩百公里海程,淅瀝淅瀝的雨水,從天而降。
提前幾天到來的雨季,對於別人或許只是個小意外,可對於窩在堡子裡求神拜佛的開拓隊來說,那就是驚天噩耗了。
好在,密林裡的土著還是心善的,他們沒有讓開拓隊恐慌太久。就在五月三十號當天,土著重新發動了停滯大半個月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