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哪裡還有要事...嗯,重要?”
這一刻,周乙優秀情報員的本能發作,迅速判斷出了這個單詞代表的含義,於是他瞬間興奮起來:“站長,莫不是那件事...有訊息了?”
“呵呵,你倒是聰明。”南望用手指點他一下,然後站起轉身:“隨我來。”
周乙急忙隨南望進了東廂房。
作為武漢站目前的臨時總部,南望所在的內院幾間房屋,分別儲存著站內所有先進器材、武器以及大額現銀。
而東廂房,則是南望的書房兼臥室,也是儲存站內機要檔案的房間。
當週乙掀開竹簾,進了東廂房,第一眼看到的,是幾乎堆滿了一張黑漆大書桌的,半人高的竹紙。
周乙知道,這些都是邸報。
古代資訊傳遞手段匱乏,民眾想要了解官方資訊,大多都是從邸報上來的。
而這也就催生了“邸報謄抄”業務:每當有新版邸報到衙門,除了衙門外公開張貼之外,還會有人專門去謄抄邸報,用來供應給有需求的階層。
所以邸報事實上承擔了報紙的功能。
南老爺自從到埠武漢,閒暇時在宅邸中讀書寫字這一說,其實大部分都是在看邸報——南望著人收集了近三年來,武漢三鎮所有的邸報、公文、諭旨、奏章。
想要在一地紮根做出功業,不紮紮實實瞭解本地的實際情況是不行的,尤其是情報系統的主官。
武漢站成員雖說來之前學習了大量武漢三鎮的背景資料,但那都是穿越眾從百度上抄來的,其中並沒有現實資料。
而在這一刻,當週乙接過一張用蠅頭小楷謄抄的邸報,南望之前所做的功課,就全部回本了。
這是一份乍看上去很普通的邸報,發行的時間是四個月前,發行單位是武昌府。
其上內容有十幾條,大多都是些平常政事。
然而,接受過系統情報分析科目培訓的周乙,第一時間就從邸報上看到了他想要的那條資訊。
這條資訊的內容很簡單:武昌府在4個月前,於孝感境內,抓獲了反賊、闖將李自成手下奸細三人。
這三個反賊奸細都姓田,是陝西綏德人。在過堂審問等標準程式走完後,奸細已經被官府確認罪名並關入死牢,現在就等秋後問斬了。
以上。
周乙先是一目十行看完了這條資訊,接著他又細讀一遍,然後捏著下巴,品咂了幾個關鍵詞一番,最終,他抬起頭,有點拿不準地問道:“站長,難不成要劫法場?”
南望聞言哈哈一笑:“劫不劫的,你們先去摸底吧,我只等方案報上來。”
“不過...照我看。”南望笑眯眯說道:“這劫法場怕是來不及,你們還是劫個大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