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把腦袋湊了過來。
“大人那天私自給俺說:吳猛,這鄭和島,大帥也盯得緊!你好好給老子把橋頭堡守住,就算是給咱們開疆了,將來少不了你一個世代富貴。”
三爺講到這裡,伸出三根手指,繼續模仿大人那天的語氣:“三年,只要守住最艱苦的三年。到時候,你有了功勞,我親自給你辦手續,把你的補償款轉成張蘇港的股份......你知道張蘇港現在一平方多少銀園了嗎?”
三爺講到這裡,已經笑得合不攏嘴了。他用力拍著大腿,指著面前一幫小弟,家鄉話都出來了:“儂這幫癟三,跟著老子,終有白相勒開心那天嘍!”
聽到自家只需要堅守三年,就可以去傳說中的上海灘花差,一幫核心小弟頓時群情激昂,紛紛表示要跟著大哥好好幹一番事業出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遠方海面傳來的幾聲隆隆禮炮聲響,也給三爺的豪言壯語劃上了完美的句號:一艘線型優美的風帆快船,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元鬥號”勘探船,是最早期命名的第一艘勘探船。迄今為止,元鬥號已經升級到了第四代。
最新的這一代元鬥號,是淺吃水型的專業勘探船。其上安裝了先進的聲吶和雷達,甚至還有電腦測繪記錄系統,可謂不講武德的典範。
開拓船隊之所以在瀉湖下錨,就是為了等待元鬥號的到來。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元鬥號就奉命來到了南沙海域開展測繪行動。
今天雙方匯合後,元鬥號很快駐泊在了船隊旗艦附近。接下來,就有小船載著從繩梯上爬下來的幾個人影,登上了元鬥號。
在這之後,船隊先是對元鬥號展開了一輪補給。各船隨後都派出小船,吊裝物資,來回穿梭運輸。
待到傍晚時分,接到命令的各隊長又集結到旗艦甲板上開情況通報會。
最終,開會回來的吳三爺告訴大夥:前路已明,明日開拔。
第二日一早,隨著一聲號炮響起,船隊拔錨。
這次開拔後,司令沙正明下令集體調整到3節低速。所有船隻排成一列縱隊,由元鬥號做為領航員,一頭扎進了南沙深處。
一路上縱隊緩慢跟在元鬥號後方,謹慎繞過各種危險區,時不時還要停下來修整,測量航路。
有了元鬥號事先探測好的大致路線,一路上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波折。超越時代的先進科技提供了保證,船隊得以躲過了無數暗礁和暗灘。
就這樣小心駕駛,不到500公里的海程,硬生生又走了5天。直到11月10日,開拓船隊才穿過了後世人們耳熟的南沙群島,望見了地平線上那一條黃綠色的陸地色帶。
即便在後世,臨近赤道溼熱帶的巴拉望島,也是南亞原始生態儲存最好的島嶼。更何況現在是十七世紀。船隊最終到達的島嶼西段,完全是一片原始熱帶風貌。
這種熱帶密林地形,旅遊起來是極好的。然而此刻在船隊中擁有望遠鏡的人眼中,這裡不折不扣就是地獄了——密密麻麻的原始熱帶植物佔據了島嶼上的每一寸土地,密度遠遠超過了大家之前待過的越南海岸。
一想到未來要在這種環境下開闢種植園和礦場,此刻待在船隊中的穿越者,無不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