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635節 鄭和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5節 鄭和島 (1 / 3)

一直以來,隨著某個自成體系的小社會茁壯發展,如今的大燕國,觸角每伸到一地,基本都有了一套固定的開發流程。

因地制宜,核心程式不變。

遠離大明的西貢城也不例外。

狹**仄的傳統城池,缺乏各種市政設施,不但無法適應“新時代”的城市發展規劃格局,還經常爆發各種傳染性疾病,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

面對西貢這種並不算大的傳統城池,入駐的南洋總督行轅還有更深一層考慮:舉目皆敵的地方,起碼在一開始的時間裡,城池裡面最好只住自己人。

想清楚後,大佬當日前腳入城,後腳就頒佈政令,開始按照標準套路整治起來。

第一步自然是遷民。

一張白紙好做畫。遷出居民,才能改造城池。最終,城池內只會留下軍營+官廨+倉儲的功能性建築群。

可以理解為十七世紀的租界。

動遷的順序很清楚,先是西貢城內的貧民區,然後是中產,最後是有錢人。一個月時間內,陸續都被拿著刀槍計程車兵“動遷”,出城別居。

在大明這麼搞,當政者要考慮“民怨沸騰”這個命題。穿越眾當初寧可從無到有建設新區也不願意開發廣州城,就有這個顧慮在裡面......大規模動遷容易出事情。

然而在西貢,無法無天的邵大總督壓根沒有和土著商量的意思,一切以效率為導向,不服......照著我這口刀說話!?

不消說,無奈被趕出城的柬埔寨土著肯定是有怨氣的。可令人驚詫的是,沒過幾天,怨氣首先在貧民群體中消散了......

某些人的手段永遠是老一套,但是永遠管用。

首先,被趕出城的貧民,馬上得到了一份工作:拆除城裡城外的“雜亂”建築,清理垃圾,收集建築材料。

所有人手被分為三部分。一部分負責在城內平整地基挖掘排水系統,修建新的功能建築區域。

另一部分人負責在城外建造新住宅區......經適房。

在雨熱地區,所謂的經適房,其實就是最常見的吊腳樓而已。只不過這一次修建的吊腳樓是標準化產物,建造速度非常快。

最後一部分人負責去周邊地區收集建築材料。

貧民得到工作的同時,也得到了居住在城外經適房小區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慷慨的外來者,拿出了閃亮的錢幣和各種日用品來支付工錢。

在盛產稻米的湄公河平原支付工錢,北方通用的糧食並不好使,硬通貨是千里迢迢運來的日用品。

事實上,廣袤的東南亞地區,過去現在存在的眾多古國,都是華商所建。華人早在漢朝時期就推動了蠻荒地帶的文明程序,也令土著知曉了各種中國日用品。

平時同樣幹著苦累的工作,拿著微薄報酬的貧民,在有了容身的居所,領到精美的鑄鐵湯鍋和瓷碗後,很快就忘記了之前所有不快,開心地為外來者服務起來。

不能怪貧民的思想轉變太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