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坑窪窪的山路上,遍佈著死人死馬的屍體,鮮血染紅了地面上每一塊石頭。
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三屯營城西的接官廳裡,碩託正伸展雙臂,面無表情得在親衛伺候下著甲備馬,準備衝鋒。
這一次他必須親自上了,因為剩下的人數已經到了臨界點,身後的追兵也已經逼近。所以這次就是梭哈,或者逃出生天,或者死在三屯營城下,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
當昨天上午,碩託率領1500人的騎兵來到三屯營城下時,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本還算平整的山道,此刻已經完全變了模樣。
在城頭射界範圍內,自西向東,首先是一段坑坑窪窪的“麻子路”。
麻子路路面上遍佈著密集的小坑。這些小坑看似簡單,不過是用工兵鏟挖了一下,但是所有小坑的垂直面,同樣是自西向東。
陷馬坑。
陷馬坑的原理很簡單,就和人下臺階一樣,垂直面在腳後跟。當馬匹高速奔跑時,踩在坑上的馬蹄後跟會有一個“滑落”的踩空動作,然後馬蹄就折了。
其實人在崴腳時,大部分也都是下樓時出事,就是這個道理。
看似不起眼,其實極度惡毒的一段麻子路後,接下來是一段石頭路。
三屯營城邊上就是灤河,所以河道里有很多石頭。這些石頭現在經過挑揀後,被人擺放在了路面上。
石頭有大有小,凌亂不堪。唯一的共同點是,石頭尖利的一面通通朝上。
這段路已經不止用來陷馬了,就是人在上面走,也要小心尋找落腳點,否則就是腳底板被扎穿,腳踝崴斷的下場。
研究完這一條惡意針對騎兵的路面後,碩託抬起頭,第一時間望見了猥瑣對手的名號:城頭上飄揚的“曹”字大旗。
“下馬,去一個牛錄,攻城。”
不管三屯營門前這條山路如何險惡,它終歸只是用來阻攔後金騎兵去東邊和阿敏匯合的。但是碩託部在理論上說,上策其實是拿下三屯營本身,然後從城北進山,和阿敏匯合只能算中策。
於是碩託很快做出了判斷,他命令一個牛錄的兵馬去試探攻城,看看城裡到底是什麼樣的對手。
300名騎兵得令下馬,提著盾牌和馬刀,腰後彆著帶勾的繩索,緩緩往城牆下走去。
講真,這種程度的攻城,也只能算是佯攻了。但凡守軍靠譜一點,沒有絲毫攻城準備的騎兵是根本無法對城池造成威脅的。
像三屯營這種規制齊全的軍城,真要拉開架勢攻打的話,首先需要大批輔兵來製造雲梯這一類的裝置,之後才談得上用人命堆。
之前後金入寇時,原本也是打算瘋狂堆人命的,結果誰也沒想到,城裡的冗兵為了報復朝廷常年拖欠工資,就這樣開啟了城門,令後金上下對明朝內部的腐朽程度,又有了一層新的認識。
時至今日,碩託是不打算再遇到這等好事了。
對手既然能在這種局面下偷襲了三屯營,那必然是由精銳親兵家丁組成的小規模部隊,肯定不會因為鬧餉再影響到戰局。
............................
三屯營的城頭上,除了獵獵作響的大旗和嗚嗚嚎叫的西北風外,貌似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