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地處廣西邊境海岸。
從地名就能猜到,所謂的防城肯定是邊關了。古人之所以將此地起名為防城,就是有著守備,禦敵於國門之外的含義。
時值明末,朝廷頹廢,防城兵力鬆弛,已經無力維持海面局勢。
這就造成了來往於大明和安南沿海的海盜事業蓬勃發展。
尤其是近兩年時間,大批明國海盜基於某種原因紛紛南下,令安南海岸紛紛擾擾,北部灣環境每況愈壞。
直到某隻軍隊的到來。
時間:正午。地點:防城外海。
遍佈天空的濃雲,令海面上一切都滲透進灰黑色調中。灰色的空氣和雨霧,黑色的海浪,乃至飛翔的海鳥和下方的海船,都彷彿被塗了墨汁一般,隱入黑暗中,影影綽綽,看不清本來面目。
突然間,一道閃電穿透雲層,當空劈下。
伴隨著粗大的藍色電光,是後續而來的金陽。這一刻,濃厚的雲層被劈開,現出了巨大裂縫,隨之而來的金色陽光,將所到之處盡皆染上一層金色:雨停了。
海面上的風雨,乍起乍停再尋常不過。然而跟著陽光一同從天邊“湧過來”的物事,可就不那麼尋常了。
脫離了大船隊的三艘白帆戰艦,張開船頭的大型三角帆,背靠金陽,迎著從菲律賓海方向吹來的季風,利箭般往海岸方向衝去。
這個時候,原本隱藏在黑暗中,正沿著海岸行駛的一大股,數量達到了三四十艘的土著船隻,才剛剛在目視範圍內遠眺到來船。
出乎意料的是,土著船隊當即炸鍋了,其中至少有兩成船隻第一時間做出了各種戰術機動:有原地扯帆調頭的,也有扔下同伴南下北上的,更有甚者,不顧海岸邊有可能存在的礁石淺灘,一頭紮了進去,擱淺觸底貌似都顧不上了。
剩餘搞不清楚狀況的大部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混亂狀況頓時手忙腳亂:拼命扳舵躲避發瘋船隻的艄公,大批聽到動靜從甲板下湧出來的船員,操著一口難懂的安南語,跳腳在船頭大罵的老大。
總之,場面一片混亂。
時間是不等人的。就在大船隊調整隊形這當口,風馳電掣般衝過來的白帆戰艦,離著一里半開外的距離就閃出了耀眼紅光,然後,遠方飛來的黑點變成一顆顆鐵球,狠狠砸進了大船隊。
三艘風帆戰艦,是由一艘有光級和兩艘臺江級組成。也就是說,平均每一輪炮火,就有15枚左右的炮彈被髮射。
在搖晃的海面上,哪怕是整齊的排炮,最終落點也會變得不可捉摸。而之所以攻擊者在最遠距離就打出了炮彈,是因為大船隊此刻是擠在一起的,不愁命中率。
下一刻,伴隨著沉悶的“咚咚”聲響,船板被砸裂,船伕被砸飛,船帆被扯破,船上的零碎被蹦跳的鐵球帶得四處飛濺,一片血肉狼藉。
緊接著,哀嚎聲大片響起。被擦斷胳膊和大腿的水手一時半會還死不掉,他們的慘叫聲混合著船老大驚恐的怒吼聲在船隊上空飛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