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的水聲不停傳來,抬頭望去,一道匹練般的白色瀑布正從遠方蔥翠的山間落下,被陽光返照得和白龍一樣,煞是好看。
在後世,增城北方的瀑布景區,是有名的原生態旅遊景點。
位於南崑山餘脈的自然保護區,景色優美風光旖旎,有溫泉和眾多的山澗溪水,其中的瀑布群落,落差達到了400多米,是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的高山瀑布,真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
然而在明代,這點旅遊資源就不算什麼了......整個大明朝都是原生態的,遍地是古街,處處都有奇特險峻的自然山水,像這種地方,那都是屬於偏荒僻壤盜匪出沒的險惡之地,沒有哪家明人會發騷跑來買門票花錢觀景的。
1631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十,午後,一隊挑夫外加幾匹驢騾正在山道上步履蹣跚,遠方的瀑布成了隊伍的背景牆。
這隊挑夫的目的地,是一處名為賀家壩子的地方。
壩子是山區盆地的簡稱。通常來說,這種環山地勢氣候溫和土壤肥沃,是發展農業的好地方。在後世,雲貴兩省的壩子地帶都超過上千個,是天然的村落聚居地。
增城以北的山區中,大大小小的壩子也有不少。賀家寨,也叫賀家壩子,就坐落在北邊毗鄰佛岡縣的山坳裡。
從理論上來說,增城縣是不缺運輸水道的,境內光東江、增江、西福河等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大河流就有6條之多,這還不算各種小溪河。
不過增城以北是山區,拜古代惡劣的自然環境所賜,總有些地方不通水道,需要用人力來運輸物質,賀家寨就屬於這種。
從增城下游的增江支脈上溯進山,船隻會在後世的瀑布景區,瀕臨森林公園的派潭鎮一帶卸貨。之所以叫派潭鎮,是因為此地山高水陡,側河中有深潭,古人在此放竹排從而得名排潭,後取諧音稱派潭。
到了派潭鎮後,要去賀家壩子,就需要挑夫和騾馬上陣了。不過好在路途不遠,山路也就繞個20餘里,花費一上午功夫就能到。最終,當商隊繞過一條狹窄的山口,穿過有莊丁把守的關卡後,眼前豁然開朗,一片方圓六七公里,阡陌縱橫的世外桃源便呈現在了來客面前。
“到地頭了啊,大夥加把勁,卸了貨管一頓燒酒喝!”
伴隨著吳掌櫃的喝聲,面板黝黑,筋骨結實,肩膀上扛著長長的扁擔,被貨物壓彎了腰的挑夫們頓時來了精神,腳步也輕快了許多。
吳掌櫃本名吳千山,他就是之前和賀扁擔一起從匪窩裡逃出來的那位,白記雜貨連鎖企業專門負責外部事務的副總經理。
當初從匪窩逃出來後,吳掌櫃和扁擔被偵查小隊搭救去了黃埔軍港。之後吳掌櫃就和賀扁擔分開了:年輕人留在軍港,吳掌櫃安全回到縣城。
再往後,伴隨著開拓軍在增城範圍內的大剿匪,吳掌櫃也隨之恢復了日常商業行動,開始滿世界進貨銷貨。大概是大難不死的緣故,吳掌櫃這之後幹勁十足,過年也不消停,這不,年後不久他又開始操辦,帶著商隊來到了賀家壩子銷貨。
賀家壩子和這個時代的其他村落格局沒有什麼區別。一塊山間小盆地中,處處是農田,其上零落散佈著稀疏的農舍。而在盆地的正中,則是被土圍子包起來的核心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