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家殺臣子是有祖傳手藝的。
朱元璋就不用說了。在後世,人們或許說不上老朱的其他功績,但是清洗老兄弟,以及他創造出的剝皮楦草,瓜蔓抄這兩個有深刻內涵動詞,人們肯定是耳熟能詳的。
一個靠著發明殺官新模式在歷史上留下字號的皇帝,那也是沒誰了。
接下來的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燈。
相當於重新開國的朱棣,面對大批忠誠度可疑的前朝官員,自然也是殺人如麻。
這之後接班的皇帝就不行了。後來者首先面對的,是日益穩固的朝堂格局和日漸強大計程車大夫集團——王朝前期社會矛盾少,底層人口繁衍速度增加,地主階層的實力隨之膨脹。
其次,守成的皇帝們既沒有開國的能力和銳氣,也缺乏足夠的政治聲望。一句話,於國無功。你一個靠著血統上臺的富N代,憑什麼能大批殺人?於是到了明中期,皇帝在士大夫集團面前步步退縮,居然出現了騙廷仗這種滑稽劇目。
文官的這種滑稽劇本別說朱八八了,就是在朱棣時代,那也是殺全族的下場。
然後就是明末。
到了這時候,情況又轉到了另一種極端:社會矛盾總爆發,士大夫集團已經HOLD不住局面了,然後大家恰巧又遇到了一位能力不夠,卻一心要力挽狂瀾的年輕皇帝。
於是就悲劇了。
發現自己接手的是一個超級爛攤子後,性格急躁的崇禎皇帝開始對官員動刀了。
而這個時候,官僚集團同樣沒了底氣——時局變成這副鬼樣子,掌管具體行政,兼併天下土地,分贓國家稅收計程車大夫集團不負責,難道把鍋扔給躲在宮裡做木匠活的皇帝?
崇禎上臺後,一開始官僚們還是蠻高興的,因為九千歲和閹黨先被辦了。
然而當年輕皇帝發現局面不但沒有改觀,反而更加爛汙,朝堂失去平衡不說,居然連京城都被韃子圍了......皇帝的怒火於是對準了臺上這批人。
從剮了袁崇煥開始,崇禎便毫不猶豫地舉起屠刀,開始放飛自我,在無能狂怒的路上一去不回,
這次的己巳之變中,除了直接被殺掉的袁崇煥,其餘被皇帝直接和間接弄死的大臣,其實還有很多。
大學士錢龍錫因袁案受到牽連被判為死罪,後來險險逃過一命,差點成了有明以來第二位被皇帝砍掉腦袋的首輔。此君之後被髮配戌守定海衛,終崇禎一朝,兩次大赦不得歸。
然而錢龍錫的命運還算是好的。
己巳之變中,崇禎磔死了遼東督師袁崇煥,關死了兵部尚書王洽,三位郎中被亂棍打死。刑部尚書喬允升和大學士錢龍錫下獄論絞後減刑充軍,繼任韓繼思削籍。
薊遼總督劉策、總兵張顯世、山西巡撫耿如杞、總兵張鴻功以上四位大員問斬......
像宣府總兵侯世祿這種被免職的,其實都已經算得上是幸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