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下一刻,一個腿腳靈便的小太監發瘋一樣向宮門處跑去。
溫體仁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在皇帝噴火的眼神中,用比平常略快的速度,不疾不徐地來到了皇帝面前。
“微臣參拜......”
“免禮,免禮,來人,給溫卿賜座!”
超級不耐煩的皇帝第一時間打斷了老溫的禮節。
看到皇帝已經被徹底吊起了胃口,於是老溫不再賣關子,就將此事的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老溫的故事是這樣的:之前由於和熊文燦有舊,所以這次跑來勤王的某曹姓總兵,前不久從天津派人帶了些福建土產給老溫。
與此同時,曹總兵在寫給老溫的信中還抱怨了一番處境。其中包括南兵水土不服,將他困在了天津衛,以及戰局混亂,他感覺無處施展等等情況。
這個時候,古道熱腸,精通兵法的溫尚書就在回信中給曹總兵指了一條明路:不要來薊鎮參加會戰,曹將不妨出奇兵從南邊直接攻打永平三城,斷敵後路,說不定能見奇效。
然後事情就這樣按部就班地走了下去:看到溫府信使帶來的信件後,曹總兵依言而行,仗著屬下槍械犀利和偷襲,打了永平三城的韃子一個措手不及愚蠢的韃子完全沒想到會有天降神兵從南邊過來偷襲。
將永平三城的韃子各個擊破後,曹總兵又率領士氣高漲的雄兵直奔三屯營。當城頭上的韃子看到阿敏的人頭後,當即士氣全無開始出城逃散。
然後佔了三屯營的曹總兵,很快又迎來了從遵化跑路的碩託。
就這樣曹總兵在軍事家溫尚書的妙計指點下,採取分割戰略,一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勝利,留下了包括阿敏在內的總數為四千的韃子人頭。
..........................
聽完溫體仁的故事後,崇禎已經激動的不能自已,連連追問道:“愛卿,你所說之事,可有憑證?”
“有,有!”
溫體仁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
這封信筆跡工整,一看就是由經常處理公文的師爺寫出來的。
這是正常情況,由於在古代很多武將都寫不好信,所以都是由武將口授,師爺代寫信,最後再蓋章畫押就ok了。
這封信是以曹總兵的口氣寫的。上面的內容不外乎是感謝溫尚書給他指點了明路,令他斬獲了大批韃子首級。於是他在戰鬥結束的第一時間,就在三屯營的城頭寫信給溫尚書報喜。
信上還說了:就在寫信的同時,孫承宗的大軍也已經會師在了三屯營城下。所以由前方將領分別發出的捷報很快就會到達京城。曹總兵也會在不久後,帶著4000人頭來京城給皇上賀喜。
用顫抖的雙手看完這封信後,崇禎又一次從椅中站起,迫不及待地大聲說道:“來人啊,傳駱養性、周延儒、王之心即刻來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