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說,供體母牛和受體母牛最好是在同一天發情,這樣能提高胚胎成活機率。所以當今天一早皇帝帶來液氮罐後,早已有所準備的王古德就將水牛中處於發情期的母牛都挑選了出來。
下一步是解凍。
王古德帶著霍雄到實驗室,兩人先是換好隔離服,然後他們從液氮中取出裝有胚胎的細管,再把細管浸入到35℃的溫水當中。
20分鐘後,被解凍的胚胎還會用0.3摩爾的蔗糖溶液稀釋幾遍......這樣做是為了除去細胞中的甘油。
最後一步就是鑑定胚胎活力。兩人用顯微鏡將胚胎檢測完畢後,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拜後世先進的染色體鑑別技術所賜,這些被挑選出來的胚胎,將來出現母牛的機率會超過95%。所以說,科學技術才是一切神奇背後的真正原因,王古德他們其實是站在無數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了成果。
這邊準備好胚胎後,那邊農場的職工們也已經把母水牛推進了專用格擋裡。
格擋是一條很狹窄的木質過道,母牛進去後不能轉身,只能老老實實把牛屁股亮出來接受手術。
之前的胚胎手術,是需要在母牛腹部開刀口移植的。隨著這些年技術的不斷革新,整個過程現在不用刀了......改成了用槍。
諸事備齊後,只見王古德同志先是來到母牛身後,然後他一聲輕喝,沉腰墜馬,對準了母牛的屁股,就把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捅了進去。
捅完後,王古德雙眼望天,臉上是品味的表情。隨著捅進去的部位輕輕蠕動,伴隨著母牛“牟牟”的叫聲,場景十分刺激。周邊圍著的農場職工哪裡見過如此香豔的場面,一個個乾嚥著唾沫,全部看傻眼了。
說時遲,那時快,王古德蠕動了幾下後,伴隨著“槍來”的一聲低喝,在一旁幫閒的霍雄趕緊遞上了衛生紙......錯,是移植槍。
王古德剛才插進牛屁股的,是自己的手臂。
這麼做是因為他要先檢查母牛的黃體位於哪一側卵巢:黃體發育不良的母牛是不能做移植手術的。
這之後他還要用手把住母牛的子宮頸,接下來他得用另一隻手接過移植槍,然後將槍頭捅入母牛子宮,注射胚胎。
整個手術過程必須要做到快速準確,避免對組織造成損傷——一不小心就捅破牛逼了。
一下午時間裡,兩人攏共為40多頭母牛做了胚胎移植手術。
這些母牛一部分是處於發情期的,另外一些則是透過注射激素調整了發情期。總之,以農場現有的條件,王古德他們已經做到了最好。接下來就要等待命運的宣判了——如果有一半以上的母牛成功懷孕的話,那麼今天就算是大功告成。
胚胎移植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想要將一個牛種群發揚光大,時間是要用十年來做單位的。
後世國內經過了50多年的引進和改良,西門塔爾種牛的數量也不過只有2萬頭,其餘幾百萬全是雜交牛,可見原生種群的數量是多麼難以提高了。
穿越眾這裡唯一的好訊息就是:冷凍胚胎的體積很小,所以曹川可以時不時帶一個液氮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