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好大一頂帽子。曹總兵儘管上本,下官這裡接著。”
“呦呵,還是塊滾刀肉。那待本將缺糧時,可就縱兵自取了,我看你怎麼接。”
張冬東這個文化人,雖說當初是被組織趕鴨子上架派去冒充曹皇帝的,但是這兩年來天天接觸官府大員,統管兵馬,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張經理現在早就自帶王霸光環了,一旦耍起橫來,丘八味道十足。
“大膽,都住嘴!”
關鍵時刻,瞿巡撫終於反應過來,及時制止了這兩人互噴。
講真,包括堂上的一干文武在內,這會全都在目瞪口呆沒人能想到這二位居然就這麼迅速地噴起來了,也沒人能想到這位曹總兵脾氣如此之大,口無遮攔,居然敢對四品文官如此無禮。
“如今正值國難,諸位都是同僚,朝廷正依為干城。爾等怎能如此不顧體面?看看你們說得都是什麼話!”
“下官知錯”
看到大佬發怒,曹總兵和孔僉事知道吵不起來了,只好行禮認錯。
和總兵王洪對視一眼後,瞿巡撫不由得搖搖頭這位福建來的曹總兵滿身的古怪,不好打交道,看來還是得自己出面斷官司了。
想到這裡,巡撫大人和氣地扭頭問道“破空,你手下有多少兵馬,要多少糧餉?”
曹總兵想想後回道“末將這趟來帶了四百正兵,我欲在本地招募六百輔兵,還要買夠兩千匹馬。”
說到這裡,曹總兵伸出了三根手指“也罷,我就吃些虧,攏共按兩營兵算,支銀三千兩,一次結清,其餘我自掏官囊便是。”
張冬東提出的這個標準很簡單所有人和馬加起來只算一千兵額,那麼人均月薪三兩銀子的話,就是三千兩。
關於明代的兵員糧餉,具體到每個皇帝都有不同變化,這裡不再贅述。
總之,明朝中後期由於軍戶大量逃亡,素質急劇下降,所以朝廷開始將野戰軍改為募兵制。
募兵制下計程車兵,招募時要發安家銀子,駐紮時要發“月糧”,也就是基本工資,而到了行軍作戰時,還要加發“行糧”,也就是戰鬥津貼。
今天曹川和天津官員討要的,則是兩營兵一個月的月餉每兵三兩。
三兩銀子在理論上說,就是標準的崇禎朝士兵野戰月薪。
崇禎朝的月餉是跟著天啟朝走的。這個時間段,駐紮在前線的關寧鐵騎,不算軍馬耗費,士兵每月工資摺合下來是二兩銀子。
至於那些千里迢迢從雲貴,從陝甘趕來的勤王軍,每月軍餉標準是三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