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卜老爺這個閒差為何出現在赤崁呢?這個說來就話長了。
話說自從曹川拜崇禎為老大,披上官皮以後,海峽兩岸各方面的交流就迅速增加了起來。
這是很正常的程序。某個袖珍帝國的臣民其實絕大部分都是閩浙之前的明國臣民,雙方的聯絡非常緊密,每天都有航班出發。所以漸漸的,一些明國高層也開始注意到了孤懸海外的這塊化外之地。
福建的官員是最早將目光投過海峽的。畢竟他們很多人都有認識的商人,鄉族和窮親戚跑去了大員那邊討生活,而兩地的距離又近,所以官員們很容易就能得到對岸的詳細情報。
另外,像潮水一樣湧入福建的工業品,食鹽、建材、日化、五金等等等等,也讓守舊,遲緩的官員們開始對曹氏這個新勢力正視起來。
畢竟穿越眾和歷史上的鄭芝龍不一樣:鄭氏是隻顧自己,還要四下收取高額的過路稅;而穿越眾自冒牌曹川張冬東以下,舉凡是被派到福建的,無一不是傳說中的財神爺。
現在無論是官場還是商場都有一個共識:只要能和曹家人搭上關係,就一定能發財。這一點是有太多例證的,無數代理了某種工業品回老家販賣,或者參與到某個開發專案中的小人物,就因為抓住了機遇,一夜之間就成了富翁。
所以現在的官員們是樂意和曹氏往來的,公私兩方面都是如此:沒見巡撫衙門的後院已經有了二層小樓,還帶抽水馬桶嗎?誰說做官不修衙的,那是因為沒有遇到熱心人!
所以,卜大醒老爺前不久就接到了一份公文。
這份公文是卜老爺的頂頭上司,兵備使焦大人轉發給他的。
公文內容:有鑑於興泉地區兵備鬆懈,各地營兵和衛所軍械老舊,壞朽不堪者多有,故興泉兵備道打算派能員去臺灣考察一番——據說臺灣有土著,善能打造上等兵器。如果考察無誤的話,兵備道就打算將今年的政府採購額度用在這上面。
卜老爺起初接到公文時,也是張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要知道他這個副使是從來不管事的,像這種牽扯到政府採購的重要檔案就更加輪不到他來簽發了。
於是卜老爺回去後就派人打聽了一番。這一打聽,就被他搞清楚了原委:焦大人的小舅子前不久剛去了對岸一趟,回來就成了什麼勞什子登喜路火鐮的興化府總代理。
想明白其中關節後,卜老爺當即在書房大罵起一干國之蠹蟲來。
話說這卜老爺是萬曆年間的三榜末尾進士。其人雖說公務員考試成績一般,但卜老爺生性方正,酷愛研習經義,對聖賢之道相當有鑽研......換句話說,就是他死板不適合做官。
好在卜家於仙遊縣也算是殷實人家,族中雖說進士不多,但舉人秀才不少,所以也不缺他這位道德君子。於是卜老爺的仕途就比較寫意:他始終在各衙門的副職中遷轉,沒有當過主官。
有點狂狷氣質的卜老爺到了四十歲後,發現自己愈發看不慣這官場的蠅營狗苟,再加上朝堂中黨爭劇烈,於是他就在自己老家附近找了這個閒差,打算一任幹完,就回鄉去教書育人。
不想臨了卻接到這樣一份公文。最讓卜老爺不爽的是,這份公文明擺著是打發他這個閒職去一趟大員應付差事的。在公文上有府衙和撫衙兩大衙門的簽押和批文——人家早已經把關節都打通了,就等著應付完差事好花公帑去結交那姓曹的海寇了!
這就是卜老爺在書房大罵一干贓官和海寇的原因。
就在卜老爺決定上摺子痛罵熊文燦並一干奸黨,然後掛印而去的當口,他被人勸住了。
勸他的是一位遠道而來的後輩。這位後輩的名字在後世有點名氣:他叫方唐鏡。
不過這位明代的方唐鏡可不是清朝末年的那位著名狀師,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落第秀才而已。
方唐鏡是從杭州遠道而來的,他是卜老爺一位要好同年家的客卿。此次來閩,方唐鏡一是代表自家老爺看望卜老爺,除此之外,他最主要的目的則是去臺灣一遊——杭州站同樣在當地創造了財富神話,所以很多嗅覺靈敏計程車大夫紛紛派出人手前往臺灣調研。
於是當方唐鏡得知卜老爺發怒的原因後,正中下懷的他就急忙開始規勸老爺,準備吆喝著老卜一起去臺灣轉一圈:反正是公費,不去白不去。百镀一下“旅明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