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當另一波人在火炮研討會上吹牛打屁的時候,曹董事長已經帶著隨身碟迴到了後世。
......
火炮這玩意吧,從某人宣佈金屬銅不許用於槍炮的那一刻起,就沒人關注了。
槍械即便不使用銅殼子彈,這裡面能做文章還是挺多的:線膛米尼,後膛夏普斯這些,都是能改變戰爭模式的設計,就像蒸汽機之於水車一樣。
然而火炮就乏善可陳了。沒有金屬炮彈,那麼前裝滑膛炮就成了唯一選擇,悲催的一點是:這玩意沒有技能樹可以點。
從17世紀的當下,截至到200年後的鴉片戰爭,前裝滑膛炮並沒有出現革命性的變化......口徑加大,射程增加,各個部位想辦法弄牢固一點,這就是進化的全部了。
但是這種改變,更多是蹭了金屬加工業升級的熱度,至於滑膛炮本身——口小屁股大,臀部有個小眼,一發飆就噴鐵球,咳......這種設計幾百年來沒有變化。
穿越眾也不例外。
穿越眾可以煉出好鋼和好鐵,可以對金屬各種熱處理,各種電錘水壓機,各種煎炸蒸炒。然而這些技術,最多讓穿越者生產出的滑膛炮管壁薄一點,散熱好一點,打出去的鐵球命中率高一點......本質上它還是前裝滑膛炮,和對手相比,並沒有技術上的代差。
所以滑膛炮就沒人關注了:2、4、6、8、軍工廠按照這個磅數,老老實實練手藝去吧,什麼時候搞定長管的24磅海軍炮,什麼時候就算成功。
至於陸軍炮,這個暫時還沒有提上日程。
......
在有效射程800米,後膛裝填的夏普斯步槍面前,所有中小型滑膛炮,此刻已經成為了士兵執行任務時的累贅。
像那些原本歷史上伴隨士兵前進的2468磅小炮,射程達不到800米的,現在就很尷尬。即便達到了800米,等炮兵辛辛苦苦把沉重的炮車推到陣前,發射出一個鐵球后,發現敵人早已被密集的彈雨消滅了......這很囧。
凡是小炮能做的,夏普斯都能做到——現在是17世紀,歐洲人的半蛇銃,要12磅以上的口徑,才能達到800米的射程。事實上,這些毫無準頭的鐵球炮,在拉成散兵線,稀稀拉拉臥倒,用後膛槍射擊的穿越士兵面前,毫無用處。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提前200多年出現的後膛槍,一夜間將所有中小型滑膛炮,淘汰出了陸軍的戰鬥序列。
穿越眾這邊至少要生產出12磅的拿破崙炮之後,才能勉強在中型規模的戰鬥中派上用場。
至於大型陸軍滑膛炮......好吧,真到了上萬人大會戰的那一天,估計都是中原大戰了,要殺鹿,不是,是要涿鹿了,到時候可以請出義大利炮嘛......
......
半個月後,曹總帶來了一箱進口貨物,其中有10把樣槍。
這10把樣槍,有2把是帶瞄準鏡的狙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