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7節 龍巖戰記(十九) (2 / 3)

看著驚恐地已經說不出話的汪主薄,丁立秋微笑著最後對他說道:“你怕是不知道有個詞叫背景調查。嗯,對了,你那個被盜匪殺死的侄兒,當年其實是因為分贓不均,和自家人火併而死的......我說得可對?”

......

當留守的丁立秋在清理縣城的魑魅魍魎時,衛遠已經帶著紅槍營主力在50裡外的山林裡吃早飯了。

“紅槍營”這個詞,其實是來到龍巖以後臨時起得名。這支部隊是帝國陸軍一團一營一連。

算上那些炮臺守軍,滿打滿算還不到後世一個團編制的正規帝國陸軍,一連就是最重要的機動部隊了。

套用後世的描述:這是一支歷史悠久的部隊,誕生於建國初期,與帝國同歲。

這是一支戰功卓著的功勳連隊,歷經臺南治安戰、滅鄭戰爭、臺北殖民戰等一系列戰爭,是帝國對外擴張的爪牙。

這是一支軍事過硬的尖刀連隊。所有士兵都經過了一年以上的艱苦訓練,並且參加了多場實戰。隊伍裡先後湧現出一大批素質過硬,政治合格的尖子士兵——這些人現在已經陸續被提拔為軍官,成為了新部隊的種子和骨幹。

我們毫不懷疑,這支英雄的部隊將來會成為將軍搖籃。

......衛遠是昨夜12點整帶著部隊出發的。由於是長途奔襲,所以士兵們都帶著單兵行李和乾糧。

作為戰術核心的部隊,裝備自然都是最好的。

全棉機制的全綠色“叢林款”軍服,版型和後世的迷彩服差不多,就是顏色磕磣了點......沒辦法,別看後世連民工都穿迷彩,但那也是用電腦程式設計的數碼迷彩,外帶化纖混紡的面料,根本不是17世紀的某山寨勢力能生產出來的。

士兵們攜帶的乾糧,是從大員運來的壓縮餅乾。這種用油紙包裹的,混合了牛肉,糖,油,果仁的高熱量壓縮餅乾,裡面摻雜了珍貴的亞硝酸鈉,是隻有戰時才能動用的特殊補給品。

至於武器就不用說了,二八大蓋+炸藥包,這對組合大概能用到世界末日。

在手電筒,熒光背心,紅外夜視儀,以及附近的特戰隊員指引下,穿著牛皮靴,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們,沉默而又快速地行走在官道上,彷彿故事中的陰兵紙馬一般。

看過清末老照片的人都知道,古代所謂的“官道”,在出城以後,其實就是一條低於路面的爛泥溝。

這種爛泥溝兩旁全是凌亂的,被壓出來的車轍印。像京津這樣的主幹道,路面的寬度也只能允許兩輛馬車交錯而行。

所以說,皇帝出行,黃土墊道也不光是為了裝逼:要經過兩旁那些深深的車轍印,一個不小心木輪就會錯位或者陷下去,不提前用土墊一墊的話,萬一把老大甩出去吃土豈不糟糕?

.....17世紀的龍巖官道,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縣城外的路面連車轍印都很少,到處是狹窄的,高低起伏,破破爛爛的土路:這裡是山區,流行馱馬和驢,馬車很少。

即便這樣,比起那些林間小路來,官道依舊很重要——部隊必須在天亮前利用官道走出更多的路程,否則白天更麻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