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吼熱鬧,內行聽門道。..cop> 當阿隆索聽到對方威脅要關閘的時候,他頓時就像被人捏住了蛋,再也囂張不起來了。
阿隆索知道:曹將軍的艦隊現在還不能大批進入廣東這會觸犯帝國的禁忌。但是如果對方透過明帝國的官僚體系來操縱幾次關閘行動的話,這應該不難。
葡萄牙人怕得就是這個。
從葡萄牙人佔據澳門以來,糧食問題就一直沒有得到過解決。因為澳門是個彈丸之地,而白皮們也不是為了跑來種地的,所以澳門的糧食和日用品統統是從大明購買的。
1574年,朝廷在香山縣蓮花莖設關閘,關上設香山寨參將專責把守,用來遙控澳門。
一開始關閘是5天一開。從香山縣領到票的葡人,可以過閘去集市的明國商人那裡購買糧食和日用品。
然而隨著葡人的日益增多和明葡雙方矛盾的積累,關閘在這之後變成了20天一開明國官府開始利用糧食供應控制起澳門來。
對於葡人來說,這一招還是很管用的,根據美洛·卡斯特羅記載:“交趾支那有食品,但在澳門西南,距離達100裡格。周邊的島嶼上有人居住,也能提供食品,但只限於牛,豬,雞,鴨。..co
“集市先是5天一次,然後變為2星期一次,結果澳門的一些窮人餓死了”
當時距離澳門較近的柬埔寨也能提供糧食,但是在英國人和荷蘭人這一對壞種唆使下,柬埔寨國王不但拒絕了澳門神父的逗留,還不允許同船而來的澳門特使駐留
所以說,在這個時間段,葡萄牙人儘管已經在澳門盤踞了幾十年之久,但是他們還是有軟肋的。
而廣州官場也充分利用了糧食這一軟肋來和葡人打交道。
就在3年前的1625年,兩廣總督何士晉命令穿越眾的老朋友,時任嶺西道員的蔡善繼同志去澳門傳達總督手諭:拆毀土牆,碉堡和炮臺。
而王室貴族出身的總督馬士加路野不但拒不從命,還準備武力抗命然後關閘就封閉了。
一夜之間,黑市的糧價就漲了三四倍,馬士加路野在葡人居民的埋怨下,最後不得不派人叩關接洽,表示願意拆毀炮臺。
總得來說,從明中葉開始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的殖民者大侵襲,官府的應對是越來越吃力的:無論這個官府是明廷,清廷,還是民國。..cop> 隨著殖民者的日益強大,廣州官場已經不能在澳門為所欲為了:為了抓捕一些葡人罪犯,為了拆毀炮臺,一省總督不得不多次“大動干戈”般的下令對一處彈丸之地關閘斷糧
實力就是實力,不是一些小手段能長期阻止的:明廷最終做出的最大行動,也無非是在1640年禁止葡人去廣州城貿易。這個時候的官府,已經無力將擁有堅船利炮的葡人趕走了。
斷糧斷商這種看似聰明,實則被動的弱勢手段,這之後被清廷一脈相承下來——辮子朝廷如此對待英法等列強的例子數不勝數,直到一鴉二鴉之後,弱者被強者徹底砸開國門,建立租界,那時候自然也沒人敢斷洋大人的糧草了。
而在穿越眾這個位面,作為對葡萄牙人一系列恐嚇威脅的開端,關閘斷糧這個梗還是有點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