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手機調出後勤部頒發的“明國各地區物價指南”看了一眼後,衛遠就指示趕來的司務長給林大斤發了5分銀子。
指南就是給衛遠他們這種深入敵後,沒有當地物價資料的部隊做參考用的。這上面的基準價格是參照了一些歷史資料撰寫的,比如老母雞,明代萬曆年間的宛署雜記上就有記載活肥雞價白銀4分。
考慮到龍巖是山區,老母雞的價格肯定不會比城市裡的4分銀更高,所以衛遠就給這隻雞算了5分銀子。
事實證明,5分銀子肯定是高於當地的老母雞價格了,因為當林大斤用力在嘴裡咬了一口那塊潔白的碎銀後,突然間轉一溜煙地跑了
而衛遠他們錯愕地看著林大斤跑出門後,不由得鬨堂大笑起來。
事還沒有完。
沒過多久,林大斤又氣喘吁吁的回來了這次他扛著一個揹簍,裡面是5只老母雞。
“看看,看看,這社會把農民都bī成什麼樣了,賣只雞都要先試探一番。”衛遠一邊欣慰地看著司務長給林大斤算賬,一邊還不忘給看鬧的手下做思想工作“你們說,大員的老百姓有這麼害怕軍人的嗎”
“害怕的一個都沒有,坑咱們錢的倒是不少。”一聽是這個話題,士兵們頓時七嘴八舌地開始吐槽了。
“就是,每月一發晌,赤崁大道上那起子商鋪就又要打折了。”
“是先提價再打折好不好數馬老闆家的鋪子最壞,貌似活動多,其實也沒優惠。”
“一通cāo作猛如虎,到頭優惠兩毛五。”
林大斤一邊聽著這些副爺說著他聽不懂的話,一邊幸福地拿到了5只雞的銀子。這次拿到銀子後,他不但沒有跑,還跪下給衛遠磕了個頭。
衛遠看著這個老實巴交,面容憨厚,連說話都吭哧的農民,不由得長嘆一口氣。然後他告訴林大斤,今後可以多去附近的村子收一些菜蔬和活禽,然後挑來這裡發賣。
林大斤感激地揹著竹簍走了。
而從這天過後,林大斤果然開始了菜販子的道路每天從四周的寨子裡收些雞鴨活禽和蔬菜,然後部賣到了天后宮。
林大斤的命運,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沒有多少人注意。而隨著紅槍營的到來,龍巖這個安詳的小縣城卻再也回不去以前的寧靜了一樁樁前所未有的事件,將明人們的腦洞不斷擴大,走在工業化道路上的古城,也一天比一天喧鬧繁華起來。
就在衛遠他們來到龍巖的第五天,上百號來自金山鎮的民工又讓本地人開了一番眼界。
一座鍋爐被這些民工從金山扛到了龍巖。
民工們一路上用木樁墊,用人力抬拉,不到八十里的山路,上百號人硬生生走了三天時間,才將這座“大鐵匣”抬到了龍巖縣城。
鍋爐抬到天后宮門前的那一刻,大半個縣城的人都湧出來看鬧了,一時間天后宮門前人山人海,到最後,衛遠不得不派出大批拿著刀槍計程車兵出來維持秩序章節內容正在努力恢復中,請稍後再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