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收入曾經一度高居世界前十的委國,在有錢的時候寧可全民發福利也不願搞點基礎工業,然後油價一跌,通脹80000縱觀歷史,也就辛巴威能比一比了,空一格都未夠班。
總之,沒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國家,就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無論搬運的是白銀還是石油。一旦國際局勢發生變化,第一個跪的就是他們。
17世紀的菲律賓同樣不例外荷蘭人已經以香料群島的香料為核心,在東亞建立起了自己的貿易渠道和運銷網路,各種三角貿易做得風生水起。
然而西班牙人現在卻越活越回去了隨著王室補助金的減少,馬尼拉一直賴以為生的“中國墨西哥”的中間商貿易也日漸萎縮;西班牙人在和其他殖民者的競爭中,局面變得愈發劣勢。
而就在這個時候,晴天一聲霹靂響爸爸來了。
所有穿越眾提出的貿易條件,在西班牙人看來都是屬於眼下最迫切的需求,沒有任何理由拒絕。至於那座小小的城堡,笑話,伊比利亞人民丟起殖民地來都是論塊的,針尖大的城堡根本不在紳士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事實上,一旦從大員得到足夠的明國貨物,那麼臺北的那點基業本身就失去了意義當初之所以在臺北築城,不就是為了吸引明國商人嗎
在這種情況下,一次西班牙人少見的高效率行動開始了。馬尼拉方面不管三七二十一,對戰略局勢早就焦慮不安的高層以極快的速度出發了兩艘裝載著奴隸的商船直奔大員。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胡安總督,還在和各路人馬交涉關於奴隸貿易的許可,份額和稅額中
貿易船隊由“穿越人民的老朋友”迭戈桑多瓦少尉繼續擔任船長,船上的旅客包含了不下10人的商人團隊,以及用來試水的400個奴隸,當然,還有特使先生。
而船上的貨物則是根據穿越眾給出的貿易清單準備的大量的菲律賓稻米和少量類似於蕉麻,印度棉花這種土產。當然,最重要的銀幣肯定是不能少的。
一個星期後,船隊就順利抵達了臺江碼頭。馬尼拉距離臺南的直線距離只有9公里,順風的話,最多隻需要一星期的時間。
來到大員後,一切都沒有讓大餅臉們失望。宛若魔幻般的鋼鐵機器,漂亮整潔的街道和建築,這一切都證明了迭戈少尉在馬尼拉時並沒有撒謊。
而始終抱著懷疑態度的商人們在見到穿越眾製造出的各式工業品後,不由得欣喜若狂。
事實上,船隊中那些有識之士最激動的一刻,反而是奴隸的順利出手的那一瞬馬尼拉從這一刻起,終於擺脫了空殼中間商的身份,就像荷蘭人有了香料一樣,西班牙人現在也有了一種取之不盡的“拳頭產品”,這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