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尾村的移民們在增加了一道“白(日ri驚魂”的劇目後,再一次開始了搜撿程式。而於承德同志則在書記員當面稱量那些黃金後,得到了一張“存摺”。
像於承德這種人,其實移民局見過太多了。現如今從海對岸自發跑來的移民越來越多,這些人雖說絕大部分都是連船資都需要穿越國墊付的窮鬼,但是(身shēn懷鉅款的人同樣也是有的,只是數量很少罷了。
當然了,這裡所謂的“移民”,指得是在穿越國辦了(身shēn份證,改換了國籍,剃了發,被穿越眾徹底控制的人。
至於那些帶著大筆銀子來赤崁做生意的掌櫃們,這些人現在只能辦個暫住證和工商執照了事他們不算穿越國的臣民,只是大陸上的豪商和縉紳們派來的打工仔。
於承德在幾張表格上按下了手印和指紋後,領到了一本硬紙存摺。與此同時他被告知存摺是專人專用,大額提現之前必須要填寫申請表,說明緣由才可以。
書記員說的這些東西於承德一概不懂。在他看來,所謂的存摺無外是本地官府印發的寶鈔,是變著花兒騙窮人的玩意。
好在他現在心(情qg還是不錯的。儘管一波三折,但他到底還是把大夥帶上了活路,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那些寶鈔什麼的,在於承德樸素的觀念中自家撈了官府的財物後又自投羅網,沒被下大獄已經是繳天之幸了,再不能多事。
除了存摺之外,於承德還得到了一沓“鈔票”。
現如今在這邊流通的鈔票,是從早期的工分券演變而來的。
最早來大員創業的時候,穿越眾給手下發的是白紙。當時條件艱苦,工分劵是用杭州買來的白紙裁成小條做成的,上面加蓋了王理國和財物部的印章。
到後來窯區基地開張以後,有了硫酸和木焦油,簡單的硬紙和油墨就被造了出來。從那以後一直到現在,大小類似於後世糧票的工分券就承擔了穿越國第一(套tào法定貨幣的作用。
這(套tào貨幣是相當簡陋的票面上既沒有發行單位,也沒有什麼防偽標記,只有正反面分別用阿拉伯數字和漢字大寫的面額數字。
當然了,用油墨(套tào色印刷的字型本(身shēn,就是最大的防偽標記。別看這種圖案粗陋得和後世的冥幣一樣,但是在17世紀,這種技術是就是天頂星科技,沒人能仿造。
另外,工分券的紙張質量也是一直在提高的。從早期的土產紙到中期的普通紙,再到現在的鈔票專用紙,隨著窯區基地的(日ri益強大,現如今的工分券除了印刷圖案依舊簡陋外,單從紙張質量來說,已經和後世的正規糧票沒什麼區別了。
肩負著流通鈔票功能的工分券一(套tào九張,有三種面值元角分各自都是1,2,5,最大面額是5元。
這裡的“元角分”對應的是大明的“兩錢分”。
按照設計規劃,一元工分券可以兌換庫平銀七錢二分,成色為百分之八十九的銀錠這個兌換比例在後世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銀元標準含銀比例。
而之所以現在穿越國還在用銀錠,主要原因是銀元的圖案這些還沒定下來。不過這個問題馬上就會解決最遲不過11月11號新皇登基那天,發新幣,費兩改元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