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216節 瑰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6節 瑰寶 (1 / 2)

就在鄭芝龍進入福州城的同一天,從大員港再次出發的元鬥號也駛出了航道,一路沿著海岸線北上,直奔苗粟而去。

苗粟的位置就在臺灣三分之一處,距離臺北不遠。

17世紀的苗粟,是一塊真正的蠻荒之地:位於群山之間的這片土地上,除了原始森林之外,就是原初野人,沒有任何文明痕跡。

這裡的野人比起臺北和臺南的遠房親戚們來,更加“純粹”,因為他們接觸不到外來人。閩商是不會來這裡的,這裡地勢險峻,山高林密,沒有硫磺,也沒有半開化的土人開啟村門迎接他們的到來。

千萬年來,被山巒包裹著的苗粟地區,就和臺東那幾塊臨海三角洲一樣,都屬於被人遺忘的角落。

歷史上哪怕是趕走了西班牙人後布武全島的荷蘭紅毛,依舊無視了這片蠻荒的山地;直到清中葉時期,苗粟才會有少量漢人陸續進入這裡。

當然了,荷蘭人並不知道在苗粟這塊土地上是有瑰寶的。而正是因為這種黑乎乎,粘兮兮的瑰寶的存在,才引來了可怕的穿越者和他們的RPG,將當初據守商館的荷蘭人炸上了天空。

現在,元鬥號終於要進入苗粟,去尋找一切的起源,令穿越眾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開局臺灣的根本動力:石油。

......

苗粟的地理位置是很偏僻的。

從臺南出發,沿內島岸一路往北,在臺中和新竹之間,就有一條大河:後龍溪。

進入後龍溪之後,船隻航行的方向反而又往南走了。也就是說,元鬥號航行的路線,是一個“卜”字型。卜字的那一點就是曲曲折折的後龍溪,潘明忠他們的目的地苗粟,就在路盡頭。

17世紀的河流,水量是要遠遠超過後世的。要知道,後世由於沿途城市的工業化程序,連黃河都時不時開始斷流......肆虐了華夏大地幾千年的黃龍,就被這種滑稽的方式給治理了。

後龍溪的水量是很充沛的,平均寬度都在百米以上。所以當潘明忠他們進入河口開動煤氣機後,靠著低速螺旋槳的輔助,很輕鬆就在河面上開始了勘探之旅。

和17世紀所有的江河一樣,後龍溪的河道里同樣有很多沙洲和岩石。這些位置今天都會被元鬥號上的儀器記錄下來,方便今後清理。

元鬥號一開始是從西往東進入後龍溪的,沿途經過了兩岸的一些丘陵和小平原。這些地方直至清朝時期,才會由客家人拓荒開墾,沿海四鎮竹南、後龍、通霄及苑裡,主要居民都是使用臺灣閩南語的族群。

在河面上行駛了差不多10公里的路程後,元鬥號就來到河道第一個大拐彎處。此處的沖積平原,就是後世苗粟市的位置所在,也是後龍溪沿岸最大的一塊平原,儘管這塊地事實上面積很小,總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

苗栗舊名貓裡,到清朝才得以改名。

現如今河岸兩旁沒有半點客家人的影子,密密麻麻的樟樹林佔據了平原和丘陵的每一寸土地。元鬥號在墨綠的深山中緩緩上溯,兩岸山高林密,猿啼鹿鳴,頗有進入小三峽的感覺——這就是苗粟不受閩商歡迎的地方:哪怕連一點海邊沙灘,茅草地都沒有,除了樹還是樹。

拐過苗粟市的河道大彎後,元鬥號的航向就變成正南......等於是往回開了,一山之外,就是大海。

這一段路程還是10公里。

到了這時候,船上的某些人就開始興奮起來了:再拐過前方的另一道大彎,當船隻恢復自西而東航行後,往前不到六公里的樣子,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處被發現的油田原址:出磺坑。

清朝咸豐末年(1861年),苗栗縣出磺坑地方有居民邱苟,首先在該處發現石油露頭,他用人力挖了一個深度3米多的井,日產油40kg,用來點燈。

日據時期,石油勘探隊到此地實際調查,次年在出磺坑開始鑽井。兩年後,一號井鑽探成功,1876~1946年累計產油17萬噸,天然氣5500萬立方米。

在真實歷史上,即便是到21世紀,這裡依舊在出產著石油和天然氣,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油氣田。

也是最適合穿越眾的油氣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