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旅明> 第157節 滯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7節 滯銷 (2 / 2)

就在這時,轉機出現,黃志誠的耳朵裡,今天第一次聽到了“包腳”這個關鍵詞。

不動聲色地輕咳一聲,一旁早有小廝捧來唾桶,黃老爺吐口水,擦嘴,然後順勢起身去後面消解......坐了一個多小時,又喝茶什麼的,總要允許老爺方便方便吧。

方便完後,黃平再一次回到花廳,用溼手巾把子擦擦臉,黃老爺這一刻貌似精神矍鑠了很多:“嗯,方才那戶人家,你從頭說來。”

金婆子不疑有他,就將剛才被打斷的那戶人家的故事,從新道來。

這戶人家姓鍾,在杭州城裡名望不顯,不過確是縉紳無疑。鍾老爺祖上是正德年間瓊州名臣鍾芳的邊系旁支,鍾家世代詩書傳家,這期間也是幾起幾落,好在家規嚴謹,少有子孫不肖之事,每隔一些年頭,總有人出仕,故而家運不墜。

鍾老爺本人做過一任南京國子監司業,一任知府,前幾年魏忠賢得勢,鍾老爺一看朝局勢頭不對,果斷致仕,現如今賦閒在家。

鍾家有二子一女。長子以舉人出仕,現任廣東南海縣縣丞,次子無功名。

而媒婆打算推銷給黃老爺的這位,便是鍾家的嫡長女:閨名鍾秀秀。

鍾秀秀之所以被金婆子放到冊子的最後,是有原因的:鍾家這位大小姐,小時候被拐賣過。

當年鍾家小姐被拐子騙走的時候,只有5歲,後來被賣到溫州偏僻的平陽縣一戶許姓鄉紳家裡。所幸這許鄉紳買人,是因為家中七子,獨缺女兒,當初看鐘秀秀聰明乖巧,便從柺子手裡買來當義女撫養。

所謂鄉紳,其實就是鄉下人,這鄉下沒那麼多講究,鍾秀秀從小便沒有裹腳。事情一直到鍾秀秀十六歲那年,才出現轉機:柺子因為另一件案子被抓進衙門。

幾把夾棍拉下去,柺子在公堂上屎尿橫流,當即開始吐口,然後越吐越多,鍾秀秀這一樁也夾雜在其中。接下來就順理成章,鍾老爺當時致仕不久,聞訊一張片子遞到仁和縣衙,連帶著使喚銀子一併賞下,衙役們當即賣力做事,沒幾天就把二柺子捉拿歸案——柺子之間轉手小孩很平常。

鍾家大小姐終於被找到。

當鍾老爺10餘年後再見到自家女兒時,鍾秀秀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英姿颯爽......從小有7個哥哥領著玩,不颯爽也說不過去。看到已經改名許寶兒,容貌酷似自己的鐘秀秀,鍾老爺當即嚎啕大哭一場。

這之後就是兩家談判了:許鄉紳夫婦是拿鍾秀秀當小棉襖養大的,從小吃穿不缺,丫鬟婆子這些都有配備,對女兒並無半分虧待。現如今養成大姑娘了,眼看著就要談婚論嫁,咳...人家親爹出場啦。

鍾老爺這邊首先是慶幸:女孩兒被拐走,賣到青樓伎館再平常不過,鍾秀秀能在許家安穩長大,這已經是僥天之倖了。

其次是難辦:又不是天天捱打的童養媳,理直氣壯領走就完事,人家是當小姐養大的!

原本是打算賠銀子給許家的,然而許鄉紳不要......鄉下人是土了點,但這事是銀子能解決的嗎?我再給你幾個,你走人好不好,你走了我還要出大筆嫁妝嫁女呢!

......鍾老爺書香門第出身,自然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人,最後兩家經過談判,終於達成協議:從今以後,兩家結為通家之好,鍾秀秀改回原名,認許鄉紳夫妻為義父母。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之後,當鍾家小姐回到杭州,已經17歲了。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要嫁人。然而“英姿颯爽”“健步如飛”這種實實在在的好詞,放在噁心透頂,穿越眾發誓一定要幹挺的明朝變態士大夫圈裡,頓時變成了人們竊笑的物件......

2年,當鍾秀秀回到杭州2年後,已然是19歲“高齡”,依舊沒有嫁出去。

鍾老爺一臉皺紋,女兒滯銷,幫幫我們......

......

鍾家小姐的故事到這裡就就講完了,金婆子口乾舌燥,黃老爺暗暗滿意——他確信自己剛才聽到金婆子這樣一句話:“鄉下地方管束鬆些子,鍾家小姐包腳時日短,故而比別家小姐腳略略大些。”

通常來說,誰家小姐若是有點狐臭之類的隱疾,媒婆可以完全裝作不知,你們日後再說。

然而不裹腳這種大事,媒婆是萬萬不敢欺瞞的,一來是瞞不住,二來就算男方被瞞過,像黃老爺這等人物,事後豈能饒你?

所以即便是再艱難,再難開口,金婆子今天也要隱晦的把話說到頭裡:鍾家小姐的腳,比別家女兒稍稍大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