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哥倆從港務局的移動房裡出來後,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蘊含著的激動和興奮。
羅教授低息貸出來的,是總價約5000兩的珍珠和銀子,這筆款子頓時解決了哥倆的燃眉之急。如此一來,他們回去後再籌措資金,會輕鬆很多,後續只要跑一趟福州,把珍珠出手,兄弟倆就離擺脫家族困縛,擁有自主創業的第一條貨船的夢想,近在遲尺啦!
林氏兄弟現在對這幫髡人的看法,也改變了很多......屁股歪了,看法自然就歪了。現在羅教授在兩人的眼中,已經變成了仗義疏財的宋公明哥哥,而赤崁新區也變成了好人扎堆聚義的梁山泊,這幫人除了頭髮短一點,再沒有缺點。
......
回去合計一番後,兩人發現諸事已然辦妥,現在就等著去窯區參觀一圈後,過幾天搭船順利回家。
興安平號運來的貨物,已經入倉交割完畢,而大員眼下能出口的四種粗貨,林氏也酌情選購了其中兩款,作為返程所用。
這四種粗貨是:木料,紅磚,食鹽,土水泥。
磚頭林家不需要,閩北本地就產青紅磚。雖說大員出品的紅磚筆直整齊,比當地土磚質量高,但是閩北說白了就是個十八線貧困山區,沒有那麼多富戶消費奢侈品,運磚頭遠不如運鹽划算。
木料更不用說,有明一代,福建出產的杉材都是江南地區最重要的建築和船料來源。
林保全選的是鹽貨和水泥。
窯區出產的鹽貨,今天正在裝船。鹽貨裡有一小部分是鹽場試生產出的粗鹽,其餘是窯區出品的細鹽。
無論粗鹽還是細鹽,品質都遠遠超過兄弟倆慣常見到的各種雜鹽。工業化生產的細鹽和後世小袋裝的超市鹽沒有區別,潔白細膩,毫無雜質,鹹味純正,後味甘甜。林保全當時第一口嚐到鹽貨樣品後,就決定回程時把貨倉都塞滿鹽包。
然而當他在赤崁轉悠兩天後,突然發現工地上的土水泥也比較好用,於是貨倉裡又添了一點水泥。
土水泥其實並沒有多土,所有包括石灰,粘土和爐渣在內的配料,和後世並沒有區別。臺南平原礦產資源匱乏,唯獨在後世能夠得上工業開採標準的,就是石灰岩資源。穿越眾的水泥配料其實相當良心,石灰比例肯定是超過縣長小舅子家的小水泥廠產品。
然而配料再好,裝置跟不上也沒用。後世用來焙燒水泥的,爆米花一樣不停旋轉的那種迴轉窯,眼下工業部還不打算進口——體積太大,配套設施太多。
沒有迴轉窯,就只能用老式的層疊法焙燒,這種焙燒方式原料受熱不均,所以成品的效果差強人意。
當然,即便是老式水泥,效果也足夠震撼到林保全這種土著,所以興安平號在回程的時候,還會捎走幾十包土水泥回埠販售。
這些粗貨外加火繩槍和兩門小炮,已經完全超過了兄弟倆的預期。另外,梁山好漢們這幾天正在突擊培訓興安平號上的一些船員,荷蘭人遺留下來的火藥被用來打炮放槍,培訓學員如何殺人放火......講真,穿越勢力如此周到的服務,也沒誰了。
......
兩天後,林氏兄弟終於如願以償,被獲准來到窯區參觀。
參觀效果自然是相當強勁,唱秦腔的老頭第一次看李貞賢阿姨的扇子舞,震撼也不過如此。
到處都是響亮的轟鳴聲和尖利的嘯叫,臉上蒙著布片的工匠,噴射著火花的砂輪,被大鐵鋸瞬間切開的大木。
還有那宛若地府般的鍊鋼車間......巨大的鐵爐吞吃掉鐵料,頭頂滑動著的鐵爪,鐵爐吐出的通紅鐵水,藍色的精鋼錠......
古代鐵場需要僱工的數量很多:“有鑿礦者,有燒炭者,有煽爐者,其餘巡爐、運礦、販米、販酒等役亦各數十人,是一爐常聚數百人。”
林氏兄弟無法理解這種不需添碳,攪爐,拉風箱,只有幾個貌似什麼都沒做的閒人,就能煉出精鋼錠的神秘方式。兄弟倆從鍊鋼車間出來後,腿都是軟的——狂野的鍊鋼過程和極端稀少的爐工,這兩者的結合令他們感到詭異和恐怖。
陪同參觀的羅教授善解人意,趕緊帶兄弟倆去不那麼震撼的磚窯放鬆放鬆。
磚窯效果不錯,至少電力驅動的制磚機不吵也不鬧,看著工人這頭把磚泥鏟進位制磚機,那頭就不停吐出來整齊的磚坯,林保安實在按不住心頭疑問:他現在就想知道,這些機關鐵器是怎麼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