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9節 臺江防禦方案 (1 / 2)

隨著時間推移,某勢力佔據大員的訊息會持續散播,而穿越眾和外界的交流,也會越來越頻繁——1628年勢必會有一些中大型船舶來到大員,這個時候,大員航道以及包括整個臺江在內的清淤工程,也就愈發緊迫起來。

“這艘船效率怎麼樣?多久能清理出航道?”在人從中看了半天海底撈的夏先澤,這時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開始發問。

“抓鬥容量不大,所以效率不會很高。”挖泥船的設計師姚浙生這時出來解釋。

考慮到金屬吊杆和挖斗的配重問題,有點頭重腳輕的木排沒敢上大型抓鬥,所以每次挖掘的泥沙量只有0.6個立方。再加上簡陋的作業系統和木排本身移動的艱難,所以效率肯定不高。

當然,說到效率,跟後世某些喪心病狂的造島船相比,穿越眾這艘海底撈自然是弱雞一隻,不過在17世紀,這艘船的效率妥妥屬於天下第一。

“主航道平均挖深兩米的話,應該用不了一個月時間。”這時一旁基建部的陳棟張口補充到。

陳棟嘴裡的主航道,其實就是船舶日常出入大員的“南水道”。而和南水道隔著一條細長沙洲的“北水道”,由於早年間淤塞嚴重,此時幾乎已經和北線尾島連在了一起。

“兩米的話,這種船不用再駁運了吧?”夏先澤聽完後用手指指正在往臺江對岸駛去的興安平號。

“不用,800料以下的尖底福船都可以透過。”

“還是不夠,半年吧,用半年時間徹底加深加寬航道,最好將沙洲挖開,把南北水道連成一體。要按照千噸級以上的炮艦吃水準備航道。”夏先澤這時一錘定音。

旁邊的人沒什麼意見,用半年時間先把最重要的航道疏通出來,這是正事,至於臺江其他地方,暫時可以先忍忍。說完後,夏先澤又舉起望遠鏡:“沙子都拉到哪去了?”

“鹿耳門。”穿著一身藍色07式海軍常服的劉哲,目前兼著海岸守備部隊司令的劉哲回答到。

鹿耳門是北線尾島北端的一處水道。這處水道極其狹窄,只能允許小艇透過,而且水勢湍急,地勢險峻,經常會發生各種變故。因為海潮,地震,以及臺江對岸的曾文溪改道等等原因,鹿耳門時常處於淤塞和改道中,變幻無常。

原本歷史上,三十三年後,國姓爺率領的船隊,在內鬼翻譯官何斌的帶路下,藉著天文大潮,就是從鹿耳門衝進臺江,爆了荷蘭人的菊花。

穿越眾不需要這種不確定因素,哪怕有炮火封鎖,雷達照射:軍隊本能的就要控制種管理漏洞。所以劉哲一開始就要求駁船把泥沙都運去鹿耳門,徹底填埋這處水道。

不但填埋水道,北線尾島在漲潮時,很多地方都會被淹沒,日後這些地方統統都需要填埋,墊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