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旅明> 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 (2 / 2)

說回奴隸貿易。

現在的局面是,大員政權既沒有本事自己派軍隊去南洋抓奴隸,又想要奴隸來開荒,所以穿越眾沒辦法,只能找歐洲人買。

做慣奴隸貿易的歐洲人自然不會弱智到把奴隸等同於雜貨。

首先,奴隸不會自己跑到船艙裡,無論是殖民者發動戰爭,還是從部落購買,一樣要付出成本。

其次,奴隸和鍋碗瓢盆不一樣,奴隸船比雜貨船多了一道巨大的,無可躲避的風險:從上船的那一天起,奴隸就會在擁擠悶熱屎尿橫流的船艙裡不斷死去,所以奴隸販子其實是在和時間賽跑,在全船的奴隸和包括奴隸販子在內的全部船員死絕以前,到達目的地。

這種高昂的成本,會均攤到每個活下來的奴隸身上,所以,沒有400%以上的利潤,根本不會有人去操作這種風險巨大的生意。這個道理很簡單:沒人會拿著販捲菸的利潤去販大煙,風險不一樣,報酬自然不一樣。

穿越眾從歐洲人那裡購買南洋奴隸,歐洲人是有參考價的。

歷史上17世紀英國幣制改革後,英鎊和白銀的比值是1比4.3。

奴隸販子從非洲西海岸獲得一個黑奴的成本約為25英鎊(107兩白銀),運到美洲以後,他們大概可獲得價值約150(645兩白銀)英鎊的物品,利潤率為600%。

到18世紀,黑奴貿易的利潤進一步上漲,在非洲用50美元購買一個黑奴後,到美洲可以用400美元的價格售出,利潤率高達800%。

以上是史實,隨便開啟度娘一搜就有。

所以,後世某些YY小說裡,隨便花兩個錢就能大批從東亞往美洲運人,這就是搞笑的。從更加遙遠的東亞運到美洲,歐洲人要腦殘到何等程度,才會花費一年時間,在利潤低於600兩/人的運費下運輸流民?

另外,即便是有吊床睡的船員,在航海途中一樣會大批死亡,那麼擠在艙裡的流民,能活到美洲的有幾個?如果沿途有休息站放風就不會大批死人的話,奴隸大概早就買三贈一了,人類還發明盤尼西林幹什麼。

......

所以,在上述這種價格體系之下,荷蘭人勢必不會把奴隸的利潤降成和雜貨一個價格,200%利潤的話,安安穩穩販點香料硝石就可以,為什麼要販奴?

所以穿越眾在無奈之下,只能用300%以上的利潤來誘惑荷蘭人販奴。

或者自己派船去南亞抓人?

......沒有一個類似於菲律賓之類的補給大據點,一艘船孤零零出發,一路火花帶閃電,跑去熱帶島嶼抓人......這個更腦殘,成本會遠遠高於300銀子/人,然後再搭上幾條穿越老爺的命......這一點都不稀奇。

所以,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政治正確是一種很昂貴的正確方式,穿越眾想要逼格,不想背上一個“殘害祖宗”的惡名,眼下就必須花費高昂的代價——除非有一天艦炮懟到菲律賓門口,戰士們吼叫著開始衝灘,那時候奴隸價格才會拉出大陰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