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的選址條件其實很簡單:沿海的鹽漬地不要,接近中央山脈的土地同樣要:表層土下面不是堅巖就是鑠石。所以,平原中間勉強算得上肥沃的微酸性沖積土地帶,就是首選。
再考慮到至關重要的電力供應,地址自然呼之欲出:窯區對岸,往上游一點的地方。
新農場的位置離窯區很近,只要扯一根動力線過來,就能解決灌溉提水和給裝置充電的問題,當然,想灌溉還有一個前提,就是修好水利。
梁樂天一開始只給農場規劃了200畝的地塊,就是擔心水利問題。農場的土地位置在窯區上游一點,新港溪分出來的一條支流從外圍流過,正好用來灌溉,還不用擔心窯區的工業汙水。
不過臺南的大小溪河每年都有3個月的狂暴期,夏季洪水期和冬季涓流期的水量是天壤之別,所以梁樂天不敢掉以輕心,撥給他的300勇士,有200號人現如今都在整修這條支流——清掏,深挖,沿途修儲水站,各種分流渠灌......
農場周邊現在已經看不到什麼植被,秉承著穿越眾一貫作風,由麻豆社服勞役的土人動手,新港溪對岸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擴充套件“腐地”運動。
農場剩下的100號人手,這些天已經把200畝地基本清理出來:樹林被砍伐後送去對岸,地裡所有的樹根石塊都被挖出來,其餘的低矮植被統統伐平,暴曬幾天後一把火燒成灰,然後撒進土裡當肥料。
梁樂天他們坐著電三輪來農場的時候,這裡正在進行第一次平整後的漫灌,水泵正在往新修的溝渠裡不斷提水。新開荒的土地現在根本不考慮產量問題,尤其是現在沒有肥料和農藥的情況下,現在的首要任務是除草。
第一遍漫灌後,用不了幾天,地裡被焚燒時熱量催化的草種就會冒頭,到那個時候,大辦公室答應梁樂天他們的電力拖拉機估計能到貨,正好趕上犁地,將新草滅殺在地裡。
然後繼續漫灌,繼續犁地......這種樸實無華,蠻橫,但是有效,不需要農藥的工作還會視情況再重複一兩次,直到被誘殺的野草數量降低到可以忍受為止。
下一步就是播種。
臺灣氣候終年溫暖,臺北是溼暖,臺南是乾暖。即便處於小冰河時代,臺南最冷的冬季氣候也沒有低於過15℃;所以常見的糧食現在都可以播種。
當然,穿越眾在可以預見的很長時期內,是不會種植水稻的。
水稻是一種需要高投入,才能高產出的東東。在良種,肥料,農藥三寶齊備的情況下,畝產千斤不是夢;如果搞齊良種田配套設施,再從後世德魯伊那裡進口點超級雜交種,畝產1500斤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雜交種口感不好,不過這不重要——看到油膩的肥肉會眉花眼笑的赤崁人民,不會在乎水稻的口感。
咳,以上都是做夢。
良種,化肥,農藥這三寶目前穿越眾一樣都沒有,所以水稻這種高富帥也就帥不起來啦,就像離開豪車美女和爸爸的富二代,如果要強行種植,畝產能達到三四百斤,梁樂天估計就要燒高香。
所以,老老實實先種點大豆探路才是王道。
大豆屬於自帶流量的小花——天然固氮,所以在眼下一窮二白的梁樂天眼中,大豆就是最好的開路先鋒。
先種一季大豆,這個肯定要瘋狂人工鋤草N多次,然後在摸清楚當地的土肥氣候這些條件後,農場再上馬土豆,紅薯,玉米三種爆人口專用大殺器,配合各種海產副食品,這才是穿越政權解決糧食自給的正確路線。
至於水稻......只要杭州還是漕運總站,少數供大員老爺們吃的稻米還是不在話下的,不是有太倉白糧嗎,皇帝都愛吃,大員這兒也蹲著一位呢,每天閒逛,驕奢淫逸,望之不似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