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楊二的心路歷程多麼複雜,這個臉上有著一塊紫紅色胎記的,十七歲的杭州小賊,當天晚些時候,最終還是被擺渡到臺江對岸,在赤崁新區安頓下來。
風光優美的臺江岸邊,一塊塊整齊的格子裡是一排排整齊的吊腳屋,每間屋裡都安放著整齊的床鋪和長桌,用料厚實的床架上散發著白茬木的新鮮味道。
寬敞明亮的吊腳屋遠勝摩雲觀裡黑暗逼仄的大通鋪,明媚的海景,廣袤的天地,兇狠的守衛此時也不見蹤影,勞工們自從來到大員後,踹踹不安的心情這一刻平復很多。
當天的食堂裡照例會有一頓“入夥飯”:風乾鹿肉和豬肉燉煮出來的主菜,竹筍海苔海帶做成的素菜,這些菜慷慨地蓋在米飯上,讓新人們吃得滿嘴流油,大呼過癮。當然,今天以後,他們就要告別血管和肝臟的大敵:紅肉,過上頓頓吃海鮮的健康人生了。
飯後,早已深諳穿越眾套路的勞工們,很快選出了房舍長,然後大夥排著隊,樂呵呵的從庫房領到了個人用品:粗大的竹杯,土布套裝,木盆,草蓆和薄被。
大家很快就認出來,土布套裝和薄被,是摩雲觀裡的小作坊出品......所謂自做自受,不外如是。
值得一提的是草蓆:紅黃綠相間的草蓆,明顯取材於海灘邊那些根部發紅,上部濃綠的野草,這種草含鹽量高,睡在上面不容易生蟲,面板不容易起痱子,是上好的草蓆材料。令勞工們感嘆的地方是:這些席子織法細密,挺括硬實,滑膩清香,杭州城裡價錢最高的鄞縣鹹草蓆,也不過如此。
......隨著窯區基地電力的產生,諸如草蓆機,竹簾機這些簡單的農用裝置也開始上馬。機械就是機械,在很短的時間裡,大員出品的竹草製品就已經能滿足自用,而且這些產品做工精良,質量統一,成本低廉,用不了多久就能返銷江南,成為出口產品。
電力的出現使得之前的另一個瓶頸——木工榫卯困難成為過去式。手鋸可以輕鬆的在1分鐘之內,就在柱頭上切出木工想要的各種凹凸形,效率提高了10倍不止。
赤崁新區裡的棋盤格,目前正在以令人乍舌的速度被“大洋房”填補,隨著新一批勞工到來,這個速度還會加快。
楊二自然不知道他的打草鞋大業已經被某臺機器給取代,小賊正在分配給他的學區房周圍四處亂竄,熟悉地形呢。
穿越勢力的第一所寄宿制小學,已經動工好久,位置就在楊二所在的棋盤格隔壁。“回”字型的小學設計,外圍一圈是集體宿舍和其他功能建築,內圈是教室,中間是廣場。
小學目前已經有幾間木結構建築完工,這幾所屋舍,已經可以保證日常最低的教學和生活需要。在規劃中,這所小學其餘的建築,全部會是結實的磚混結構,建築規格會和目前還沒有動工的赤崁城堡相同,用來防備颱風季給學生帶來的傷害。
窯區土磚窯出產的第一批95紅磚,第一批土水泥,全數被用來給小學砌牆,楊二入住學區房後,隨時都能透過竹窗看到那堵漂亮的,在大明會被認為是僭越的紅磚牆。
僭越不僭越楊二不懂,他只知道紅磚牆是富貴人家才能用的東西,所以隔著一條土路正在施工的,已經有半人高的紅磚牆,日後在裡面享受的,勢必是夷州大戶人家。
新人們渡過了愉快的第一天,第二天的話,其實也算愉快:大夥一早起來,拿著新發的工作服,排隊走了幾里路來到窯區,然後在窯區新建的大型澡堂裡,新人們集體洗了個澡。
澡堂的裝修很高階:原木搭建的主體,地面是玄武岩方磚打底,地板磚是由佈滿細密孔洞的磨腳石——輕型火山石鋪成,自帶按摩效果。工業黨們在隔壁單獨擁有一間黑檀木搭建的小澡堂,裡面有浮石按摩池,換班後經常能聽到窯頭們幹蒸時的引頸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