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不得今日要剃度呢,謝天謝地,這回咱們算是沙彌了吧?唉,也不知何時能領到渡牒。”姜十三聽到這裡,摸著自己光溜溜的頭皮,回味著糙米飯的香味,一臉興奮的說到。
“難說,還要習經文呢,學不會的都去挑土了。”楊二悶聲悶氣的回到。他沒有姜十三那麼激動,他不想去當和尚,他只想回杭州無憂無慮得做一隻小賊。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打消不了姜十三對美好的寺觀生活的嚮往,這會只能暗自鬱悶。
“習經好呀,沙彌就是要習經嘛......”姜十三已經沉浸在自己幸福的幻想中了,壓根沒注意到楊二的鬱悶。
第二天一早,姜十三他們幾個被帶進了一間偏殿,裡面已經坐了不少人,老少都有,地上擺滿了條案,條案上有沙盒和樹枝,殿前的木架上還有一塊黑板。
沒過多久,門口有人唱名:“普渡大師到......”聽到唱名,所有人急忙躬身起立,進來的是一位瘦瘦高高,身披袈裟的大和尚,和尚進門後也不耽擱,就開始在黑板上寫下幾個簡體字和阿拉伯數字,寫完後,和尚轉身一笑:“今日咱們繼續學經。”
......
每個人都有一款屬於自己的開啟方式。
姜十三,這個來自處州鄉下的乞丐少年,這一刻,被穿越者正確開啟。
從沒上過私塾,一個大字不識的他,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在沙盒上用樹枝默寫出了從一到十的漢字,順帶著把對應的阿拉伯數字也寫了出來。這還沒完,當天下午,他又新學了五個字,然後第二天一早,姜十三就把昨日學會的東西統統在沙盒中默寫了出來。
活到十五歲,歷經劫難後,才終於有機會坐下來學習文字的姜十三,發現大師教授的所謂“經文”並不繁難,無論何字,自家只需閉眼在心中默唸個幾回,便能銘記在心。
三天,只用了三天時間,少年遠超儕輩的識字速度就驚動了普渡大師。在震驚中親自出手考校一番後,姜十三這個名字,在某一張表格上的評級就變成了“甲”。少年人打死也不會想到,昨日還是餓殍的自己,今日就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人上人”。
他很快就能體會到“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含義了。
姜十三隨後被分到了一間陋室裡。陋室隨小,但好歹也算是單間,屋裡有正經的床鋪,加上他只住了三個人。一個半老的老頭,還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這兩位仁兄他在課堂上都見過,也都是識字小能手。
不論什麼原因,總之,在這種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還能高速識字算數的人,無疑是符合了某些人的要求。姜十三很快就發現,自從住進單間後,自家領到的飯菜里居然多了雞腿和豬肉片出來。
和那些用不了兩天就被髮配去幹活的過客不同,他現在已經在課堂前排有了固定的位置,領到了專用的筆墨紙硯,每天他只需要用心學習小學語數就行了,來上課的“高僧”總是和藹的給前排這幾位抽時間專門“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