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當時蘇木跟衛央說話時的聲音很輕,沒有人聽到兩個人之間的談話,在衛央站出來之後,所有人都相信了衛央說的話,一個個的心裡面都萬分的彆扭,看著蘇木的眼神都充滿了歉意。
“美女,來,鬆手,你這樣子把大傢伙都嚇到了。咱們是講理的人,有話好好說,不要動不動就以死相逼,大家會反感的。”
蘇木伸出雙手,放在了衛央右手的竹籤上,輕輕的從對方的手中取了出來,撅斷了之後扔在了腳邊。
就在那位身為警察,曾經打了蘇木一拳,將其狠狠的罵了一頓的領導站出來,要簡單的對兩個人說服教育一番,準備收隊離開的時候,現場又來了兩位大領導。
一個是主管潭州教育的市長,一個是主管治安和維護法律秩序的警察局局長,兩個人都是在網路上的輿論形成風暴之後,趕過來表明政府態度的。
首先表明態度的是主管教育的市長,他當眾宣佈會查明一切,如果衛央所講屬實,潭州藝術學院領導和師生之間,確實存在抄襲盜竊別人勞動成果的行為,將嚴懲不貸,不但追究責任,還會讓所有涉案人員受到法律的嚴懲,還受害者一個清白。
緊接著潭州市警察局局長也表明了態度,聲稱會對衛央傷人一案重新調查,弄清楚對方口中所有的疑點,還原案件真相,做到不冤枉一個好人,不放過一個壞人,讓所有涉案人員都心服口服。
在兩個領導表明政府的態度之後,現場響起一片叫好之聲和熱烈的掌聲,幾乎在所有人都為潭州有這樣的好領導高興的時候,只有衛央一家投來了冷漠的眼神。
隨後,兩個領導對衛央進行了安慰,再次做出承諾之後就先後離開了,沒過多長時間,現場參與救援的警察和消防人員也都相繼離開,沉寂了半天的小吃街重新恢復了生機,人們在烤串兒和冰啤的刺激下議論著衛央的事情。
而蘇木等人,在與衛央約定好第二天見面的時間和地點之後,就領著關慧在周琦的介紹下重新換了一個地方,講述著各自的分別思念之情,討論著各自對衛央一事的看法,一直聊了三四個鐘頭才分開。
後來琳達在撰寫回憶錄的時候,曾在書中對發生在潭州的事情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這樣寫道:蘇木的心中隱藏著一個可怕的魔鬼,他會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釋放出來,做出一些讓人不理解、匪夷所思的事情來,就比如他拉著衛央跳樓的事情,就是他釋放魔鬼的一個特殊的舉動,是他進行自殺的一種嘗試,是他緩解心中壓力自我調節一種特殊的方式。蘇木最終選擇死亡的理由,我相信是他已經無法壓制心中的魔鬼,擔心自己墮入魔道,做出一些殘忍的傷天害理的事情來,為了保持住自己的美好形象,才選擇了死亡,和心中的魔鬼同歸於盡。
第二天,關慧早早的就在小吃街另一頭等待著,眼看著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路口還是沒有出現蘇木等人的身影,關慧看著微信上一會兒就到、馬上就到的資訊回覆,氣的是兩眼生淚,就在她再次安慰好衛央放下手機的時候,蘇木的身影出現在她的眼中。
讓關慧感到吃驚的是,此次陪同蘇木過來的人員數量發生了變化,除了熟悉的琳達和雷豹等人,蘇木的身邊還多了七八個人。
很快,關慧就清楚了那些人的身份,原來是接到蘇木電話連夜趕來的律師團,蘇木之所以會遲到,就是去高鐵站接人去了。
在關慧的帶領下,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衛央的家中,一進門就看見狂躁的衛央在屋中發洩著自己的情緒,沒有按時出現的蘇木,讓她以為自己受到了欺騙。
蘇木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在第一時間就將隨同過來的律師團介紹給了衛央和她的家人。整個律師團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主攻民事訴訟,一個主攻刑事案件。這兩個小組會全面接手衛央手上的案件,為她討回應有的公道。
聽過蘇木的介紹,聰慧的衛央也就明白了蘇木遲到的原因,情緒也逐漸穩定下來,在賠禮道歉之後,就按照律師的吩咐,將自己的遭遇分別說了一遍,同時也將手上的所有資料交到了律師的手上。
經過短時間的研究討論,蘇木帶來的律師團很快就發現了兩起案件上的疑點和漏洞,當場就進行了解說,說是能憑藉著手上發現的疑點和漏洞順利的翻案,徹底的恢復衛央的名譽。
對於自己不瞭解的專業領域,蘇木向來不會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尤其是打官司這種專業的事情,蘇木更是不會指手畫腳的進行指揮。
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後,蘇木就讓律師團重新書寫了訴狀,陪同著衛央向相關部門重新遞交了訴狀。
做完這一切之後,蘇木就領著人來到了潭州藝術學院,在學院門口支起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免費幫助受害的學生打官司。
對於蘇木的這種做法,所有人都不理解,可是當蘇木說出衛央的案子不是個例,只是黑暗腐敗中的冰山一角的時候,所有人也都明白了蘇木的用意。
當衛央做為受害人現身說法之後,就有幾個不同年級的學生站了出來,說出了自己在學校遇到的不公正的遭遇,詢問著在法律上是否有解決的途徑。
經過詢問,當得知對方的手上還保留有證據,並且有人願意出庭作證之後,現場的律師當場表示可以進行免費的幫助,把那幾個學生高興的都跳了起來。
隨著諮詢的學生越來越多,琳達不由的擔心起來,她將蘇木拉到了一旁,小聲的提醒著,說蘇木這樣做是犯眾怒的事情,會遭到打擊報復的。
蘇木看著七嘴八舌諮詢法律條文的學生們,冷冷的說道:“教育機構不是某些人謀取權益的地方,若是教育的地方變了味道,社會的發展也會變了味道。我就是要製造壓力,讓政府去看清楚眼下教育中的黑暗,防微杜漸,給未來的孩子們提供一個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