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四 (1 / 4)

演員做久了,偶爾會有些自我懷疑的!

尤其是沈明這樣不是特自信的型別。

最近幾年,他的電影票房越來越高——《流浪地球》後兩部繼續重新整理影史票房紀錄…

他也拿了兩次百花影帝,憑藉《火星救援》還有《流浪地球2》…

但總感覺有勁使不出!

科幻電影的特性決定了演員發揮空間很小,包括大眾的注意力都在一堆新奇的東西上面,或者設定方面,很少會關注道演員本身,只要他不是太讓人出戏…

明仔的功底決定了他不可能讓觀眾出戏…

說句良心話,《劉海堡壘》,劉海鹿要是願意減掉劉海,罵他的人不會那麼多!

《流浪地球》系列結束後,有一堆科幻電影找到他,其中不乏一些大IP,比方說《傷心者》、《全頻帶阻塞干擾》、《公元2119年》…

無一例外,全都被他拒絕了。

他有點厭倦了總是演一種型別。

他需要一個深刻一點角色…

也就是拓展自己角色型別…

其實,他是演反派起家的——《火鍋英雄》。

而且他拿戛納影帝的角色也是個純粹的壞蛋,但現在有點害怕了。

一個演員想要拓寬自己的戲路是有一定難度的,基本功要紮實。

任何拓展都必須建立在一定基礎之上才有拓寬的可能性。

其次,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演員能否真花時間跳出已有的舒適圈、去深入體會不同人生?拓寬戲路不是換個造型扮個醜那麼簡單,是要從角色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甚至從人生觀、價值觀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人物的內心邏輯及行為動線。

最後一點,文化儲備要有,多學習多閱讀。

比如演民國,如果演員本身對整個民國的語境、環境,內憂外患的細節內容不瞭解,舉個例子,梅貽琦,然後你對清華的歷史一無所知,全靠短時間惡補,那肯定是不行,有些時候,一個有文化的角色確實需要對應的文化素養!

清華大學115週年校慶,然後一堆人邀請沈明飾演梅貽琦…

明仔認真看了一遍梅貽琦先生的傳記,然後推辭了…

真不是不想演,他覺得自己很難重現大師的風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