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沒想當影帝>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真的是同行襯托(5/10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六章 真的是同行襯托(5/10求訂閱) (2 / 3)

其實沈明所謂的看情報,就是看看《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票房…

因為它是《來電狂響》最大的競爭對手。

……

《地球最後的夜晚》,不是小投資的文藝片,製作成本高達6000萬,而且大部分都用在了製作上,據說湯女神是以200萬的超低價接拍的《地球最後的夜晚》…

其實很多人擔心它沒法收回成本!

但是,作為一部文藝片,預售票房過億,首日票房2.6億…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資料。

要知道,《海王》在內地的首日預售不過3300萬…

要知道,此前國內知名度較高的文藝片導演賈章柯,新作《江湖兒女》裡又是醜帥醜帥的廖煩影帝和很有觀眾緣的張亦、山爭哥哥等名人客串,宣發上也開足了馬力宣傳,可上映二十多天也不過6000多萬的票房。

而畢贛新人導演,新作卻能取得如此成績,不得不大喊驚奇。

一切都要歸功於營銷:

明擺告訴觀眾:這是愛情片——浪漫一吻跨年!

沈明他們沒看過這電影,單看營銷物料的投放,就知道這片子所圖甚大,而且預售實在太高了!

所以才把它視作大敵!

然後…

《地球最後的夜晚》把自己作死了!

宣傳的時候,完全把這部片子當成商業愛情片宣傳…

你不能這樣!

用營銷手段把觀眾吸引進電影院卻被發現貨不對板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當你看完電影不滿意,他們還羞辱你的審美不行。

既然選擇了文藝片這條路,就決定了不能這麼營銷。

因為文藝片這種東西,是在探尋電影藝術的界限,本身就非常先鋒,先鋒就意味著分裂,因為大家都是依靠自己的直覺和天分來自我表達,根本不存在統一標準。

不是那些文藝片導演不想拿票房,而是票房本身代表的是大眾審美,如果不去刻意研究的話,導演的這種個人化先鋒表達和大眾審美的交集時刻是極少的,可遇而不可求。

即便是藝術院線最發達、文藝電影最興盛的法國,每年本土票房的七成都被好萊塢的特效大片賺走,可見大家都是俗人。

而畢導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根本沒達到大眾審美的最低線,根本沒有一個漂亮清晰的故事,依然是一個非常自我的表達。

你這麼宣傳,等於是欺騙觀眾!

“宣發敢這麼玩,那就有被噴死的覺悟。現在的狀況是被虛假營銷矇騙的無知觀眾,忍受寒風,犧牲睡眠,趕集式的在跨年這個節點觀賞一部對他們來說莫名其妙的電影,他們花了錢,耗費了精力,看了一部爛電影,還被人侮辱說是審美低下!”

“把自己的電影營銷成文青裝逼的工具,並樂在其中,畢贛不過也只是娛樂大時代裡另一個極端的畢志飛而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