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編!”
服務員很知趣的退開…
“我感覺沈明好像從來沒拒絕過粉絲的要求?”
沈明想了想,回答:“…也不是,合理的要求我會接受,不合理的就算了!”
“不合理?”
“想睡我就不行!”
“哈哈,”張韓笑了笑:“很多演員認為自己有拒絕合影的權利,你怎麼看?”
“…這算是問題嗎?”
“算是私下裡的小提問。”
“那就行,”沈明回答:“藝人嘛,這些就是你應該做的,喜歡你的人找你合影,你當然應該接受,你看,我享有了大眾的關注度,但是作為回報,付出的就是個人生活,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群眾的矚目和監視,不可能一邊享受權益,另一方面卻說什麼‘我要自由,我也是普通人’…”
“那會不會是因為你名氣太大了,所以需要一直保持?”
“這和名氣無關,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要求。因為明星是人,粉絲也是人。大家處於平等的地位,沒有誰該高人一等。”
張韓點了點頭,然後拿出錄音筆:“咱們正式開始?”
“OK!”
“你之前說過十年內很難有突破,是什麼意思?”
沈明想了想,回答道:“那是個誇張的手法,但也確實是給自己的提醒!”
“你感覺到自己進入瓶頸了?”
“嗯,明顯能感覺到。尤其是演完《小丑》之後…”
“能具體說說嘛?”
“每個階段的瓶頸都不一樣。就我自己來說,分幾個階段。一開始全情投入,撕心裂肺,哭是真哭,高興是真高興。慢慢地就開始掌握一些技巧技術,把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情緒從全情投入裡拿出來了,飄在空中控制自己。”
“慢慢的,你知道人物的層次也出來了。你慢慢找,就像是兩張照片往一塊重疊,左找找,還有點邊出來了,右找找,又有點邊出來了,或者手沒對上。合起來了,貼到一起了,人物成立了。”
“但是,很多角色靠基本的原生態是不夠的,比如去演繹反差比較大的歷史人物,你需要找到很多扶手,用節奏控制等等一系列手段去完成這個角色。時間長了也會產生惰性。演吃驚害怕和難過,都不需要調動多大的真實情感。但表演這東西有時候就差一丟丟,真的好和還不錯就差那麼一點點。那些細微的東西可能就來自於你的真實情感。”
“我很害怕自己會產生惰性,所以一直以來都在找尋不同角色…但事實證明,很多角色還是跟年齡有關的,我這個年紀適合的角色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