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老陳挺牛逼的!
當年也競選了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可惜碰到了天命之子!
又要話當年了,《建國大業》最初是全國政協的一個獻禮專案,領導建議三爺親自出任掛帥出任導演。
當年的三爺已經18年沒親自導演戲了,似乎也沒這個必要…
而且獻禮片他拍得多了,哪個也不像是賣錢的作品,他真正感興趣的《十月圍城》那樣的商業大作。
一時半會,他也沒啥子頭緒!
老陳給他出了個主意…
老陳就是陳愷哥,他倆合作過《刺秦》…
其實,相比較張一謀,老陳才是正統出身,根紅苗正,可以說是整個京圈寄以厚望的存在。
曉剛導演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提到陳愷哥:每個民族,都會有這麼兩三位爺,國家再窮也得養著。任務單純,只有一項,要拍就得拍對本民族極具認識價值的史詩。
老陳就是其中一位…
愷爺確實具備強大的人文素養,可惜,《我和我的祖國》不需要這些…
這個稍後會提。
當初,愷爺給三爺的建議:獻禮這種專案要想成功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借鑑“二戰”大片《最長的一天》的全明星陣容。你讓所有的角色都由明星參演,哪怕就一句臺詞。
愷爺的提議被認為有理,這樣的操作也是前無古人,因為片酬是個難題。
都是兒女為母親慶生送賀禮,哪有兒女還要母親付片酬的?
搞定了張國粒之後,多米諾骨牌效應由此產生。
後來就有這樣的段子:《建國大業》拍攝期間,明星們見面都這樣打招呼:“《建國大業》你演了沒有?”
畢竟是國家動員式製片!
提一句《建國大業》拍攝的趣事:昆哥的拍攝比原定又多了一兩場戲,《花木蘭》劇組就為它停一天;拍攝渡江戰役的總統府,清走了所有遊客;拍攝保護建築上海科協,直接轟走了一家在此辦公的單位…
沒有了大業三部曲的續作,為國獻禮的行為不會停止,更能成為一門生意,只不過,火炬從中影傳到了另外兩家:上影還有華夏!
《我和我的祖國》更牛逼,不僅對演員吹響了集結號,更是導演群體的空前集結,掛名總導演的就是當初提議《建國大業》的陳愷哥!
其實《建國大業》,陳愷哥、馮曉剛、陳可欣也分別導演了片中的幾場戲,只不過沒署名罷了!
這次的《我和我的祖國》,其實也是黃健新負責操盤,老陳擔任總策劃…
……
“大家先坐下來。”
黃健新揮手示意一眾‘中國電影的未來’:“具體流程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了,總之,全國各大單位都會全力配合好我們的拍攝工作,大家要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