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連你自己也沒有認出這個從天而降的生物是什麼東西呢?
耿浩就沒認出來!
耿浩是個耍猴的,雖然他自詡西南猴王,祖輩世代都是訓猴專家,但無論他說的多好聽,落在外人眼裡,他就只是個耍猴的。
剛好那個外星人長得很像猴子,那他就訓練咯!
萬物皆可巴普洛夫嘛。
當然,看到劇本的時候,沈明腦子裡瘋狂閃現兩開花,中美合作,猴戲國粹…這些字眼…
沈明客串的角色就是個小民警。
演的劇情就是耿浩報警,說有外星人入侵,然後沈明扮演的小民警入場…
……
鏡頭對準黃博,後者激動不已各種比劃,嘴裡說著臺詞:“我跟你說,那個外星人它會飛,不是,他能把人飛起來,他剛把我吊起來得了有兩層樓高!”
黃博演喜劇,有一特點,叫做符號化!
好的演員,在電影裡只是眾多環節的一部分,電影要展現的是一個整體,它是由多個單獨的個體組成的,沒有誰可以成為電影的絕對主角。
寧昊的電影不是順序拍攝,像散文,那怎麼才能突出表現而又不搶別人的風頭呢?
黃博就抓住一個特點:耿直!
耿浩唯一的特點,在他的名字和影片一開始就已經體現了:耿直。
看他演這個人物,舉止誇張,卻自然順暢,動作跳脫,卻在掌控之中,讓人感到滑稽好笑,又不覺虛假做作。
總結四個字,圓潤天成。
當然那,這一切還建立在他的長相之上,你要讓沈明這麼演,肯定不行!
他演喜劇,只適合那種冷麵笑匠…
黃博還在激動地說著臺詞:“他拿著鐵鏈子在二樓咣咣咣、咔咔咔、摜摜摜,差點沒把我摜死…”
沈明冷眼看了看他,語氣很冷漠:“喝了多少酒?”
“…我沒喝酒!”
“喝了多少!”
“…我…我是被外星人灌得酒!”
“你是不是覺得我們警務人員很閒?大晚上的,耍警察玩?”
“我怎麼可能耍警察?”
“那你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