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都不禁皺起了眉頭,猜不透賢妃是怎麼想的。賢妃明明不是蠢人啊?
“這…”皇后有些為難,“那個楓兒,是犯了宮規,才被罰去辛者庫服役的。本宮若是法外開恩,難免會被人議論是徇私舞弊啊!”
“就是啊!賢妃難道想要為了一己私慾,讓皇后娘娘擔上徇私舞弊的罪名嗎?”麗妃在旁邊煽風點火。
賢妃立馬解釋道,“臣妾並無此意,臣妾不過是思鄉心切,想找從小侍奉的宮女伺候罷了。”
“賢妃娘娘從西楚遠道而來,身邊竟無西楚國的宮人嗎?”靜貴人突然好奇的問道。
“嬪妾自幼讀一些史書,知道春秋戰國時期,但凡公主遠嫁他國,不僅要帶一堆的禮樂典籍,成群的宮人,還要帶一些陪嫁滕妾的。而所嫁的國君,大多都會欣然接受。”
“就如秦國的太后,始皇帝的高祖母,當初就是惠後的陪嫁。而秦國太后出自楚國,她的母親,就是楚國莒姬身邊的陪嫁滕妾。如今公主遠嫁他國和親,倒是沒有陪嫁滕妾這一說了。不過帶來的宮人,倒是不會少。”
“難道賢妃娘娘宮裡,竟然沒有西楚國的宮人伺候嗎?”
“臣妾聽聞早些年,東陵國的公主和親西楚國,因為西楚國皇后打死了那公主身邊的一個宮人,東陵國公主可是直接哭訴到了東陵國,東陵國為公主出氣,差點發兵西楚呢?”
“皇后娘娘,這事,到底是真是假啊?臣妾也不過是聽坊間傳聞,道聽途說罷了。”
皇后娘娘面色微滯,仍舊淡定的說道,“東陵國乃泱泱大國,東陵國嫁出去的公主,也不容許被人欺辱。”
“哦?這麼說,當年的事情是真的了?這樣看來,東陵國倒是沒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靜貴人居然出此言語。
“大膽!”一直未出聲的良妃娘娘突然大聲訓斥起來。
“你乃東陵皇妃,竟然敢在東陵皇宮裡妄議東陵國!你有幾條命由得你這樣說?是不想活了嗎?”
皇后娘娘面色也凝重了起來。警告性的說了一句,“靜貴人,請甚言。本宮念及你是初入宮,不懂規矩,暫且寬恕你這一次,回去閉門思過,就替太后抄三個月的佛經吧!”
靜貴人沒有絲毫膽怯之色,“皇后娘娘,嬪妾何罪之有?”
“你…”皇后娘娘頓了一下,“居然如此不知悔改嗎?妄議東陵國策,是要被處斬的,本宮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請問皇后娘娘,東陵國是否提倡朝臣,妃嬪,百姓,都勇於諫言?”
“這是自然,自從皇帝登基以來,這便是東陵國的一項國策了。正是因為皇帝願意聽取那些逆耳忠言,東陵國才日益強大。”
“正是如此,皇后娘娘英明。東陵國有如此開明的皇上,又有如此明大義的皇后,是東陵國之幸。”
“而嬪妾今日所言,不過是想向皇后諫言,要禮待,優待,別國的和親公主。正如春秋戰國時期,正是因為當政者不把別國公主當做外人,才能夠開創秦朝一統六國的大業。”
靜貴人說的有理有據,振奮人心,皇后娘娘一時都愣住了。
皇后的鳳儀宮裡,頓時鴉雀無聲。
“說的好!”一聲渾厚又富有磁性的聲音從殿外傳了進來。
眾人循聲望去,至於來者何人,心裡也都明白了。
皇后娘娘帶頭向皇帝請安,“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
“免禮吧!”皇上大手一揮。
然後走向了靜貴人,眼裡帶著不可思議,“剛才那番話,是你說的?”